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双管齐下 临港新片区打造集聚海内外人才新高地
发布时间:2020/01/03 财经 浏览:636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一个个“人”的参与,而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亦不例外。
事实上,临港新片区从一开始就瞄准全力打造开放创新、智慧生态、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新城,且要“对标国内外城市建设的最高标准、最好水平”。
如何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临港的答案有两个:政策与城市建设。双管齐下,新片区将很快建设成为集聚海内外人才的新高地。
人才“留得住”“进得来”
人才最关心的是什么?在临港工作两年的水质检测产品规划工程师周建说,是落户与购房,“我和老婆,还有公司里的‘小伙伴’们,都盼望能早点在这里安家。”
2019年11月20日,正值新片区揭牌三个月之际,新片区管委会发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支持人才发展若干措施》等系列人才政策,围绕7大方面,提出48条措施。
其中,加大国内人才引进力度方面,包含特殊人才直接落户、居住证加分、缩短“居转户”年限等方面具体措施;加强人才住房保障方面,包含购房政策制度调整、公租房、人才公寓等方面具体措施。新片区管委会党群工作部(人力资源处)部长苗挺表示,管委会研究制定政策时聚焦国内人才最关心的落户、住房两方面,“取得了很大突破”。
《若干措施》中亦有16条相关措施,在海外人才工作许可便利等方面给出不少“优惠”。高科技领域外国人才、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外国人才、外国技能型人才、创新创业外国人才等,符合条件的,都将获得在工作许可上给予一定放宽。
充分用足落户和就业两个优势,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确保国内人才“留得住”;围绕进出便利和从业自由两个方面,营造开放环境,推动海外人才“进得来”。
创造幸福指数较高人居环境
不仅政策让人欣喜,人才普遍关心的安居、子女教育、交通、医疗等问题新片区亦在着力解决,积极满足人才生活、就业、创业中的个性化需求,创造幸福指数较高的人居环境。
新片区教育资源布局完善,具备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上海建桥学院等高校资源和海音幼儿园、冰厂田幼儿园、建平临港小学、明珠临港小学、上海中学东校等优质幼小中教育资源,推进产教城融合发展。
新片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具备三级综合性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等优质医疗资源,建立了以三级医院为龙头,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的医疗服务网络体系。
新片区交通网络体系便捷,在已有轨道交通16号线等便捷出行线路的基础上,新片区将规划建设更多连接中心城区、浦东国际机场、虹桥机场等主要枢纽的市域轨道交通快线网络,推进沪通铁路、S3公路建设,加快建设临港新片区立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
新片区还是一座美丽的生态之城,这里城中有湖、湖河相连,这里拥有大量的湿地、林地,绿化覆盖率50%以上,空气含氧量充足,PM2.5年均优良。这里更是全国最大的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环湖景观带、二环带城市公园等组成了城市生态体系,形成优良的城市生态环境。
同时,新片区以休闲度假、生活产业中心为主要发展方向,积极推进规划总面积约5.01平方公里的生活商业旅游社区建设,目前该区域已落地上海天文馆、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冰雪之星等项目。
“当年刚来这里时,到处都很荒凉。”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朱若琪说,“这几年,我看着商业、娱乐配套设施一个个建起来。现在已完全可以满足我的日常需求。明年毕业后,我就想留在这里工作。”
上一篇: A股涨跌互现 沪指率先小幅回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