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什么专业刚出校门就有50万年薪? 人工智能不止有“钱”景
发布时间:2018/09/11 财经 浏览:1014
图片说明:人工智能渗透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图片来源网络)
9月10日报道:9月17日至19日,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即将在上海召开。人工智能发展不断提速,热度也持续上升,其应用更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人驾驶、机器人医生、人脸识别支付……企业将目光锁定到人工智能领域,相关岗位招聘待遇异常诱人,据2018界互联网校招相关数据显示,仅谷歌中国提供的人工智能岗位年薪就高达56万元人民币。专家估计,中国人工智能学科人才需求缺口每年接近100万。
前不久,李开复第二本关于人工智能的书籍《AI·未来》发售。他预测,15年内,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将具备取代40-50%岗位的技术能力,被取代的岗位主要集中在重复性劳动的工作中。
一方面害怕被轻易取代,一方面又有高薪“诱惑”,很多人将择业天平偏向了人工智能。在上海,人工智能发展前景究竟如何?对求职者来说,想从事相关领域工作应具备哪些素质呢?
上海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景如何?
自2017年11月发布《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以来,上海加速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据上海市经信委数据显示,上海市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达700亿元(人民币),已形成了较成熟的产业技术和商业模式,在智能驾驶、智能机器人等领域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此外,上海正在组建人工智能发展联盟,集聚了近300家相关企业、投融资机构及科研院所。
除了产业发展之外,全国高校也积极扩展相关专业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可用之才。今年4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这也是教育领域落实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具体举措。《计划》提出,到2020年,建立50家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并引导高校通过增量支持和存量调整,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力度,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7月,中国进行人工智能相关研究、开设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院校已有89所,而在上海就有9所。
从事人工智能工作应具备哪些素质?
人工智能,简称AI(ArtificialIntelligence),是一门包含计算机、控制论、信息论、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等综合学科。人工智能是从计算机应用系统角度出发,研究如何制造出人造的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来模拟人类智能活动的能力,以及延生人类智能科学。
学习人工智能需广泛的知识面和不断地训练,其中,知识面不仅仅是指基础知识,还应当了解认知心理学、语言学、哲学和工程学等;除此之外,需掌握一些技能与工具,例如统计学、神经科学、控制、优化和运筹学等。概括来说,有志于从事人工智能工作的人不应以单纯成为IT人为目的,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需具备丰富的知识量和技能。
另一方面,想要从事好人工智能工作,还应培养跨学科研究能力,外语和文化、医学和健康、心理学、神经科学、法律、新闻和写作、音乐电影或其他类型的艺术。对这些领域的探索可以发掘人工智能领域的更多可能性,并使从业者在职场中更“如鱼得水”。
那人工智能就业的方向有哪些?作为引领未来的创新性技术,人工智能的就业方向目前主要集中在科研机构、软硬件开发、高校等领域。无人驾驶汽车、智能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研发等高新尖技术领域也将让人工智能从业者“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