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education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非遗项目进校园 文教结合培育有文化之根的人

新闻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4月13日,梦与梦艺术中心一场充满包容、国际化与年轻活力的“以音会友 碰头会” 热烈上演。活动现场,来自不...

财经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诠释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介绍悠久历史文化积淀、讲述人文风情、展示城市美景与美食,这些极具视...

民生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大“法宝”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

4月22日报道:随着复工复产步伐的加快,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旧改工作也按下了“重启键”。记者近日在闵...

非遗项目进校园 文教结合培育有文化之根的人

发布时间:2020/10/12 教育 浏览:645

 

一群十几岁的中学生,用正宗沪语唱起了几近失传的地方曲艺锣鼓书;饰旦角儿的小学生,京剧唱腔和道白韵味十足;陆行中学南校民乐团的江南丝竹表演,将上海的市井音调演绎得惟妙惟肖……今天一早,位于浦东新区的澧溪中学尽吹浓郁的中国风,一场2020上海市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月系列活动展示在此举行。

此项主题月系列活动已在上海走过了20个年头。这期间,本市形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课外、进网络、进师资、进评价的长效机制。市教委重点支持全市16个区、109所中小学建设成为市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习暨非遗进校园优秀传习基地,建立健全了“1个基地带动周边10所学校、联动辐射1个社区”的机制。非遗进网络“空中课堂”所展示的百堂非遗慕课、微课等在线课程,成为网络热播课。尤其是浦东新区开发的“中国系列浦东版”系列思政课程,推出的7大系列56节课,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欢迎和家长的好评。

近年来,本市扎实推进文教结合,着力培育有文化之根的时代新人,通过非遗项目、优秀戏曲项目进校园,有效构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里的传承体系。今天亮相的一批非遗传习开放日活动菜单,很好彰显了本市“百校百活动”的文化特色。

浦东新区三林实验小学聘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担任总教练,积极传播舞龙人特有的精、气、神、韵。“小龙人”也立誓言,要用自己的奋斗让中国巨龙昂首东方。

闵行区文来实验学校整合社区、企业与场馆资源,形成了以《中国皮影戏》课程为重点的多元立体平台,皮影舞台、“皮影+”教室、“皮影+”文化长廊等,让学生在浸润式的环境里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

青浦区崧泽学校开发的创美课程系列,将千年崧泽文化融入课程内容,包括赵巷田歌、淘陶乐陶艺、水印版画等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课程。非遗小传人学唱田山歌,传承田山歌,使一曲曲流传数百年的民间乐调得以原汁原味地保留下去。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