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这么多全国第一,2020上海资本市场太牛了
发布时间:2020/12/30 财经 浏览:521

记者从上海证监局获悉,截至12月29日,36家上海科创板上市公司市值8981亿元,全国占比27%,募集资金总额1078亿元,全国占比36%,市值与募集资金均列全国第一。
双第一的背后,是另外数个第一的支撑。上海历来是证券行业机构最为集聚的城市,一年来,这一集聚效应还在不断扩大。民生证券迁入上海,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摩根大通证券等多家外资控股证券陆续设立,全国首家外资全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贝莱德获得批复,星展银行申报设立证券公司、花旗银行申请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已获批复。截至2020年11月末,上海地区已有证券公司28家,证券分支机构902 家,较年初净增9家,公募基金管理人64家,数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此外,私募机构也在快速发展。截至2020年11月末,上海私募机构共4663家,管理产品26692只,管理规模3.7万亿元,管理规模同比增长25%。私募机构数量、产品数量和管理规模均位居全国第一。
双第一的背后,更有监管部门的助力。上海证监局一年来不断优化服务,持续推进和支持优质企业上市,通过加强对证券公司辅导业务的监管指导,提升拟上市企业的规范化水平与质量。一是强化与上海市相关部门及各区的协调推进机制,依托“浦江之光”行动计划,共同培育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借助科创板实现高质量发展。二是优化工作安排,利用科技赋能监管,依托系统平台提升效率。在疫情期间,及时调整辅导监管工作安排,采取非现场审阅保荐机构工作底稿等方式开展验收工作,保障企业按计划进度申报科创板。三是寓监管于服务,畅通沟通渠道,明确辅导监管工作安排和要求,主动了解并及时回应企业和保荐机构在辅导过程中的问题,高效完成中芯国际等重点企业科创板辅导验收工作。
双第一的背后,还有大量资源的持续导入。在证券机构和监管部门的双重推动下,上海储备了一大批资本市场后备军。截至2020年12月25日,上海共有在证监局备案的受辅导企业235家,其中主板(含中小板)45家、科创板101家、创业板89家。备案企业中,已申报的68家,其中主板(含中小板)14家、科创板31家、创业板23家。今年以来,新增辅导备案155家,完成辅导验收工作80家,其中,今年已上市11家,均为科创板企业。
包括科创板在内,更多上海企业在这一年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各个板块进行融资,得以持续发展。2020年1至11月,上海共有32家企业实现A股首发上市,共募集资金1081亿元,同比增长 464%。共有90家(次)公司完成再融资,融资金额2272亿元,同比增长29%。上海企业在沪深交易所发行公司债券共计融资4024亿元。此外,上海共11家(次)公司完成并购重组,涉及交易金额775亿元,规模增长的同时实现了产业整合或外延式发展。
上海证监局局长程合红表示,2020年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基本建成之年,站在新起点,上海证监局将按照“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九字方针和“四个敬畏、一个合力”监管理念,注重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系统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各项举措在上海落地落实,助力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上海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做出新贡献。
下一篇: 游东山访诗路,缘文化见上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