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线下云端”双联动 上海时装周开辟“硬核”转型之路
发布时间:2020/12/31 时尚 浏览:676
第四年的《全球时尚产业指数·时装周活力指数报告》发布,也愈发助力上海成为引领全球国际潮流时尚中心之一
全球时尚产业指数·时装周活力指数报告(2020)发布 本版图片
12月30日,第十届上海创意产业博览会在上海举办,《全球时尚产业指数-时装周活力指数报告(2020)》也在现场同步发布。《报告》显示,尽管全球时尚产业因疫情被按下“暂停键”,但各大时装周都在积极探索虚拟秀场等新模式,尤其是以上海时装周为代表的“中国阵营”发掘数字化机遇并率先恢复线下活动,标志着行业正重新步入正轨。
近年来,东方时尚力量崛起,中国消费者成为全球时尚消费市场中重要的一环。三年前,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编制的《全球时尚产业指数·时装周活力指数报告》首次在沪发布,填补了时尚界指数量化分析的空白,成为评价各大国际时装周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今年,报告以2020年特殊情况下的时装周为样本指数,从媒体传播度和要素聚集度两个角度对各大时装周进行分项评价。
上海时装周关注度增大
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时尚产业发展受挫,作为时尚领域一大盛事的时装周,也在疫情下积极寻求创新和突破,采取了数字化等独特的展示方式,催生了更多创新的商业模式,其中,“线上秀演”成为不少全球时尚品牌正在着手构建的重要内容。
自2020年3月以来,巴黎、米兰、伦敦、纽约四大国际时装周均以虚拟秀场为主,辅以少数限制人数的线下走秀,“云上时装周”的新模式为疫情中的时尚行业带来更多可能。
在媒体传播度方面,国际四大时装周仍占据领先地位,巴黎时装周保持第一,米兰时装周积极运用数字化手段,由第四跃居第二。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时装周和中国国际时装周快速追赶,上海时装周虽然仍排名第五,但大大缩小了与前四的差距。除了“云走秀+云直播+云逛店”的独特形式,今年上海时装周还汇集了买手渠道,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在国内和境外社交媒体上都展现出良好的传播效果,2020年,网民对于上海时装周的关注及搜索热度大幅增加,在11月网络搜索热度一度超过米兰、伦敦和纽约,显示出其疫情影响下勇于转危为机,开辟时装周运营新模式的丰硕成果。
中国实现“逆势增长”
由于各大时装周纷纷转为线上,导致买手、编辑、明星、博主大面积缺席,品牌消费规模和宣传方面受到了直接影响,但与其他国家与地区相比,中国时尚消费市场在有效的疫情控制下,率先得到了极大的复苏。
在时尚资源要素聚集方面,上海时装周提升一位超越纽约,由第六上升至第四,在其他主流时装周得分纷纷下降的情况下逆势上升,此外,受疫情影响,本年度巴黎、米兰、伦敦、纽约的参展品牌数量都有明显下降,上海时装周2020年参展品牌数量达到216个,首度超越纽约和伦敦。
2020年,上海时装周积极探寻危机下时尚产业转型发展之道,全球首个“云上时装周”开启消费新模式,销售额逆势增长;2021春夏上海时装周重回线下,大多数复展品牌的交易情况均有2-3倍的增长,线下消费活力率先回归。聚合了更多品牌、举办了更多时装发布和其他时尚活动,充分展现了中国市场的引领作用。
全球时尚产业价值链变迁
如今,时尚产业已进入一个新时代,供需端与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供应端方面,全球供应链及价值链体系被重塑;疫情加速了行业渠道和消费者购物行为的结构性变化;短视频和直播的爆发式增长,也为时尚品牌商业化提供了庞大的流量基础。作为全球首个尝试完全线上的秀场,上海时装周使得“看秀选品、即秀即买”成为可能,为设计师作品进一步市场化做出了贡献。
在未来,产业链跨界融合也将成为发展趋势,例如《剑网三》联合盖娅传说打造的“蓬莱”主题定制礼服,就登上了法国巴黎时装周国际周的舞台。电竞、IT、人工智能等热门领域都将为时尚产业提供更多灵感和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