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上海气温将创本世纪同期最低,这些上海人的最爱都穿上了保暖衣
发布时间:2021/01/07 新闻 浏览:621

这两天,正是上海地产草莓最香甜的时候。但草莓不耐冻,能够忍受的最低温度是-5℃,而在寒潮中,市郊的最低温度下探至-9℃左右。根据天气预报,1月8日的最低气温还可能创下2000年以来1月上旬同期的最低值。倍受市民欢迎的草莓怎么办?
站在北上海嘉定工业区灯塔村的草莓大棚里,温度明显高于室外。对于应对本轮寒潮,当地的草莓种植专家何永娥比较有信心:“有了去年底那次的寒潮经验,这次我们准备得更充分,地上本来有两层薄膜,这两天又加了一层;大棚的防风膜也加厚了。这样,大棚内的温度基本能保持在0℃以上,不太会影响草莓生长。”
这两天正是草莓集中开花结果的日子,覆了黑色薄膜的基地上,用“硕果累累”来形容成熟期的草莓很恰当。何永娥说,温度低能提高草莓的甜度,而且今年恰逢草莓“大年”,收成很不错,“我们农民做好准备了,市民餐桌上的新鲜草莓不会断。”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从农业农村部门获悉,为帮助农民减小寒潮对农作物的生产影响,市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和农技专家纷纷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加固温室大棚、加强农作物的防冻保暖工作。同时,农民们还提前采收已经成熟的草莓、柑橘、蔬菜等农产品,既避免寒潮冻伤农产品,又有助于稳定市场供应。
在浦东宣桥镇清美集团泥城蔬菜基地,农民使用蔬菜收割机,抢收了50吨矮脚青菜,放进冷库,确保后续几日绿色菜供应。这里是上海地产绿叶菜的核心基地之一,机械化采收有力帮助农民应对寒潮天气。基地负责人说,在极端天气下,抢收蔬菜很重要。但临时找工人采收很困难,即使加价到每天200元,也很难找到人。但机械化采收不同,可以随时随地作业,效率则是传统模式的25倍,而且能避免人工采收造成的二次污染。从现场看,使用手扶蔬菜收割机,15分钟就能完成一个“8型棚”(宽度为8米)内的蔬菜采收。如果使用人工,需要3个人采收一整天。
为减少寒潮对农产品的影响,几个月后才上市的农产品也被农技专家和农民考虑到了。因为眼下正是甜瓜、番茄等农作物定植的日子,如果不做好幼苗保温,会直接影响未来的市场供应。
在金山区朱泾镇上海珠丰甜瓜专业合作社,甜瓜瓜苗已经住进了现代化的联栋大棚。现代化的联栋大棚里,瓜农忙着把育好的瓜苗移栽到地里;移栽后再覆盖上一层薄膜保温。除了给瓜苗穿上“保温衣”,大棚里还有其他保暖措施,包括自动升温层。合作社社长姚爱军介绍说,有了这个保温层,即使室外温度达到-8℃,大棚内的温度也能保持在3℃至4℃,瓜苗受寒潮的影响会减少。他还表示,只要管理得当,不仅瓜苗不惧寒冬,而且甜瓜上市时间还能比往年提前一周左右,预计4月中旬,市民就能尝到美味的甜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