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阶梯式资费套餐谁该选?适合流量使用少或波动大用户
发布时间:2018/11/28 财经 浏览:1008
据《劳动报》报道,中国移动近日宣布将在北京、上海等7省市率先试点推出手机资费阶梯套餐。换句话说,除套餐之外,国内手机上网将采取阶梯式单价模式收费。那么阶梯套餐与一般套餐具体有何不同?实行阶梯套餐意义何在?价格会更划算吗?
用得越多越便宜
都知道“阶梯式电价”、“阶梯式水价”,即按照用户消费的(水)电量分段定价,价格随用量增加呈阶梯状逐级递增,用得越多,价格越高。这样定价,可以引导人们节约能源。 但“阶梯式流计费”则恰恰相反,采用的是“逐级而下”方式,也就是用得越多越便宜。
以上海移动为例,套餐月使用费为18元,包含80分钟全国主叫分钟数、来电显示,全国被叫免费;套餐外国内手机上网采取单价模式收费,根据消费者每月国内流量使用量分为4段,价格最低至0.005元/MB(折合5元/G)。
相比现有流量计费规则,阶梯套餐有两大优势,一是用户用多少流量花多少钱,用的少花得少;二是流量用得越多单价越低。
如今,用户打电话发短信越来越少,流量的支出越来越高,流量也成为三大运营商的主要利润来源。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今年9月份,国内手机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已经突破了5GB。流量经营也成为运营商的主竞争方面,推出了诸如大流量套餐卡、互联网应用免流量卡等多种玩法。
不过,18元/月的套餐并没有提及套餐内赠送免费的流量。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正式的套餐具体细则还没有公布,相关新套餐内是否赠送流量还存在模糊,还要看具体的推进情况。
为5G时代做模式探索
记者了解到,实际上三大运营商在2015年已经在“阶梯式流量费”方面做了尝试。比如:用户流量使用0到100M之间,单价为0.15元/M;100到500M之间,单价为0.08元/MB。
不过,当年手机流量套餐还在1元10M的阶段,1G流量则需要近乎百元的成本。
由于计费方式过于复杂,用户流量使用增长较快。2015年运营商推出的手机流量阶梯定价,反响平平,后来不了了之。
而今年的这一次试点,是工信部在8月份发文鼓励之后,三大运营商首次正式推出流量阶梯套餐业务模式。此前工信部表示:鼓励基础电信企业为用户推出根据使用量给予优惠折扣的阶梯定价式资费方案,2018年应在部分地区试点推出至少1种,满足部分用户的消费需求。
工信部的文件意味着,三大运营商均将推出手机流量、宽带等方面阶梯定价方式。业内人士认为,流量阶梯定价有望降低整体的手机套餐价格;而且,运营商也是借此为更大流量的5G时代业务模式做探索。
适合流量波动大的用户
那么,“阶梯式流量”是否划算?通信专家金峰表示,阶梯式套餐同其他所有套餐一样,它绝对不是完美的,不会是在任何的使用量下,资费都是最低的;不会在任何的场景下,灵活度都是最高的。它只是凭借自有的优势,满足了一些场景化的需求。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表示,不同套餐有不同的使用人群,现在的流量阶梯定价仅适用于流量使用较少的用户,抑或者上网需求波动较大的客户使用,不用担心流量突然增加,资费大幅上升。
他同时表示,“对流量较少的用户,按月定价比按日定价更合算。”而对于流量习惯已经养成的用户,日租卡、大流量套餐的资费会更便宜。
假设一位用户一个月用20G流量,即便以“阶梯式流量”最便宜一阶的5元/GB来计算,则需要支付流量费100元,这种计费方式,明显高于中国移动增送20G流量的大流量系列套餐。
可再譬如有些用户可能月租128元,包括20GB的流量,但是他每个月实际只使用3GB流量。这时候如果使用阶梯套餐,可能一个月费60元,用3GB流量,算单价虽不便宜,但总花费却是划算的。
《通信世界》总编辑刘启诚认为,阶梯套餐是运营商在无限量套餐后的一种应对策略,也是价格竞争下运营商理性发展的一个趋势,“阶梯套餐相当于在原有套餐的基础上,叠加更为优惠的流量包,让用户可以放心去用,是留住用户的一个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