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创造教育,和田路小学40年的坚守
发布时间:2021/05/22 教育 浏览:503
5月20日下午,由上海市教育学会、《上海教育丛书》编委会、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局主办,静安区和田路小学承办的“创造·新·教育”——《创造的力量》新书发布会举行,和田路小学的学生们也向参观者展示了自己的创造发明。
上海市教育学会秘书长朱蕾主持发布会
和田路小学张军瑾校长做题为《创造的力量——一所学校40年的创新坚守》的主题汇报
埋下一颗创造的种子
“老师,老师,快来看我们的作品。”一只温暖的小手拉住小编,小姑娘忽闪的大眼睛里充满了期待。随她走到展台前,几个一年级的小姑娘开始了她们的表演——“劳动很辛苦,但也可以很有乐趣,这是我们发明的‘大眼睛扫地机器人’,可以清除桌面上的橡皮屑。”小姑娘们一边表演一边演示她们的机器人,顺便还不忘记提醒小编给她们投上一票。
小编仔细观察了这个神奇的机器人,外壳由纸板粘合,内部安装了一个使用5号电池的小马达,按动按钮,马达连接的小风扇就会转动,通过下面的口子,吸走桌面的橡皮屑等细小的垃圾。旁边的展板上,则介绍了她们创造发明的过程,从发现问题到解决方案,从设计原理到使用说明,一应俱全,她们说,这是由老师指导,利用课余时间几位同学一起进行的创作。
看到小编在她们的展板上贴上了象征投票的贴纸,小姑娘们开心地笑着,一个小姑娘还在展板上点数起来,“1个、2个……35个,我们有35个贴纸了!”喜悦传递给每一个伙伴,《创造的力量》作者即该校校长张军瑾说,她们从中收获的不仅是一个发明创造,也可能会给她们的心里埋下一颗创造的种子。
推动创造教育发展,点燃创新之火
《创造的力量》书中介绍,和田路小学的“创造教育”在40年里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创造发源——以“十二技法”为标志,形成创造教育方法;内涵发展——以“课程建设”为标志,提升创造教育品质;与时俱进——以“学校文化”为标志,凝练创造教育价值。
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上海教育丛书》主编尹后庆充分肯定《创造的力量》一书,他说从中可以看到和田路小学在历任校长带领下对创造教育的追寻和坚守,这是一所“执拗”于创造教育40年,攻克难关、不断进取、持续进步的学校。
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上海教育丛书》主编尹后庆
尹后庆说,创造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学生首先要有兴趣参与到发明创造中,“首先要触发学生的情景兴趣,从问题出发,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继而维持情景兴趣,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并萌生个人兴趣,最终发展成完整的个人兴趣。”
尹后庆说,在今天现代技术的推动发展的情况下,未来如何推动和田路小学的创造教育、推动上海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创造教育,点燃创新之火,值得所有教育者思考。
这里有浓郁的科技创新气息
创造的氛围在和田路小学里无处不在,进入教学楼通道的地面上,不少学生的作品名被刻成牌子,嵌入地砖里;抬起头,就能看见楼面上“创造学院”四个大字,定位于激发学生研究兴趣、自主探究的科技创新实验室也吸引了不少来参观的老师前往拍照……
“来到这里,我内心激荡,想起了1999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同志来给学校题字,”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忱说,和田路小学的创造教育是理念、技术、方法的融合。创造教育是需要随着时代变迁而丰富其内涵的,从和田十二技法到今天的创造教育,完整的课程体系和课外活动的综合性样态的呈现,既是创造教育内容的发展,更是内涵不断生长的过程,“创造教育是让孩子们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具备着适应社会的功能,同时创造教育也培养着孩子们的基本品质。”
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忱
中国创造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同济大学工程与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亚雷在看了学生们的展示后也深有感触,他说,在高校里,学生研究的问题源于实践,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创造就是来自于生活,“我今天看到了很多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小发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且能够完整地将他们的想法表述出来,这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我在这里感受到了浓郁的科技创新气息。”
中国创造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同济大学工程与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亚雷
静安区教育局局长陈宇卿充分肯定和田路小学四十年来坚守“和田精神”,坚持创造教育特色发展,体现了不逐功利、不惧艰难的定力,体现了面向教育时代任务而做出的主动变革。
静安区教育局局长陈宇卿
会上还向参加活动的学校代表进行了赠书。与会者还参观了“做自己的创造”学生活动展示,学生们将解决学习或生活中问题的“小妙招”进行现场演绎,通过演讲展示团队的项目创意,突出研究过程,呈现了学生们丰富多彩的创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