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制度创新成果新闻发布会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举办
发布时间:2021/07/14 财经 浏览:603
长三角示范区挂牌一年多来,大胆在制度攻坚、项目攻关上持续发力,取得一系列成效。今天(7月13日)下午,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举行制度创新成果新闻发布会,就上半年制度创新等工作进行介绍。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忠伟,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朱石清,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李闽,上海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曹俊山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张忠伟介绍说,今年上半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聚焦“8+1”重点领域,推出18项具有突破性、首创性的制度创新成果,集中在规划管理、生态保护、项目管理、要素流动、公共服务和体制机制等重点领域。
规划管理领域:水乡客厅城市设计方案及开发建设管理体制机制。着眼于水乡客厅,实现“一张蓝图管全域”,形成了水乡客厅城市设计方案,水乡客厅三年重点建设项目清单正在制定,一批重点项目将于今年10月底前开工。建立示范区先行启动区控制性详规编制审批机制,针对跨省域控详规编制标准、审批流程不统一的问题,明确了统一的规划管控底线与标准。
生态环保领域:印发了“一河三湖”等主要水体的环境要素功能目标、污染防治机制以及跟踪评估制度,为提升示范区流域一体化治理水平、夯实生态优势转化基底提供制度支撑。发布了固定污染源废气现场监测、环境空气质量、挥发性有机物走航监测等首批生态环境统一标准,在示范区先行先试这3项环境空气检测领域标准。
要素流动领域:探索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试点,促进科技资源流动,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开展示范区数字人民币试点,推进支付一体化和同城化,已实现使用数字人民币进行跨区域税费缴纳、跨区域生活缴费等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场景。深化金融同城化,自示范区“金融十六条”推出后,先后有13家金融机构设立一体化示范区分支机构,落地首单长三角一体化专项授信业务、首单绿色保险、首笔长三角生态绿色贷等业务。此外,外国人工作许可证(B类)跨域互认、示范区职称联合评审机制、专业人才资格和继续教育学时互认等一批人才政策正在实施。
公共服务领域:推出以社保卡为载体的“一卡通”服务管理机制,覆盖215万示范区常住居民,已实现示范区内图书馆通借通还、旅游景点入园优惠、跨省公交刷卡乘车等便民服务。形成示范区“跨省通办”综合受理服务机制,两区一县同步启用示范区“跨省通办”综合受理服务窗口,纳入三地所有权限内全部民生事项。其中青浦区1173项、吴江区1398项、嘉善县1306项已接入通办事项。推出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查询、变更、转移、抵押、注销等不动产登记高频业务,可以在示范区内异地办理。
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建立示范区执委会党建工作机制和执委会干部管理制度,建立党组、机关党委和机关纪委,探索实行全员聘任管理制度,形成跨区域更加开放灵活、互联互通的干部选用和激励机制。
下半年,示范区还将有先行启动区总体规划、示范区第二批公共服务共享清单等一批创新制度制定推出。到今年10月底,预期可形成示范区第二个建设年35项左右的制度创新成果。未来,示范区将通过制度突破和项目建设,推动更多创新成果在这片“实验田”里实现显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