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探寻资产配置投放“密码”:2019年 资产该如何安放?
发布时间:2018/12/27 财经 浏览:956
据《劳动报》报道,2018年全球资本市场跌宕起伏,内外部环境都有一些不确定性。2019年,股市能否触底反弹?债市能否延续强势?人民币是否会继续贬值?理财产品收益率是否会上涨?劳动报记者梳理了年末各方机构的研报及观点,为您探寻明年资产配置投放的“密码”。
股市:能否触底反弹?
2018年即将过去,回顾年内的A股市场,许多投资者最深的感受便是,指数震荡不止,跌跌不休。
截至上周五收盘,上证综指报2516.25点,年内跌幅达到了23.92%,区间最大跌幅则为31.72%。同期,深证成指报7337.60点,年内跌幅33.54%,区间最大跌幅39.10%。创业板指报1540.53点,年内跌幅30.05%,区间最大跌幅38.77%。
主流券商观点认为,2018年A股市场下跌的主因在于估值出现大幅下调。而导致估值下调的原因主要有三:经济增速下行以及盈利增速下行压力开始加大;去杠杆带来的信用和融资等流动性持续收缩;贸易摩擦的发酵持续压制市场风险偏好。
2019年的股市能否触底反弹?记者梳理各家券商研报发现,机构大多乐观认为,指数有望触底,但在具体走势上存在分歧。西南证券分析师朱斌在“2019年A股策略展望研报”中直言,2019年,创业板指有望呈现震荡向上格局,成长股与壳资源有望表现活跃。而上证综指则相对创业板指为弱,呈现箱体震荡格局,白马股需要估值回归后再逐步跟随业绩增长。
中信证券策略研报则认为,指数能否反弹,需要有政策“托底”经济,以“减税+稳杠杆+改革”的搭配加速经济结构调整。预计A股将在风险充分释放后,逐步实现指数反弹。
申万宏源王胜研报则更加谨慎,他指出,2019年仍将为“磨底年”,建议投资者对这次经济底部运行的长期性要有充分的预期,做充分的准备。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发布的《经济蓝皮书:2019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对明年中国股票市场不必过分悲观。增量资金强化价值投资逻辑,社保、养老等内部增量资金也将成为价值投资的主力,激发市场活力。因此,市值大、估值低、股息高、业绩优的上市公司值得投资布局。
科技创新型企业将迎来重大机遇,预计2019年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型企业的重大发展机遇期,分布在人工智能产业链技术层和应用层上的企业有望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
汇率:人民币是否继续贬值?
今年人民币面临的贬值压力、美元的强势,都有些超出预计。东北证券研报分析认为,在美国经济强劲增长、美联储快速加息、欧元区和日本央行保持货币政策相对宽松的情况下,今年美元指数持续上升,人民币面临不小的贬值压力。
展望2019年,机构普遍预期,因美元指数上行,人民币仍将面临贬值压力,但整体依旧可控。背后的逻辑是,明年美国加息进入尾声,美元不会特别强,而人民币的压力会比今年小一些。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防范发生系统性风险,央行可能会继续采取资金流动的管控来稳定人民币汇率,防止资金大规模流出产生的风险。
综上,人民币受到美元指数走强的压力贬值,但由于我国国内对资金监管较为严格,在岸人民币的贬值幅度相对离岸人民币较小。
华泰证券研报认为,伴随着2019年美国经济增速大概率回落,美元指数回落概率较高,人民币兑美元汇率2019年突破7.0大幅贬值的概率不大。其报告预测,2019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枢或在6.8左右。
债券:牛市还能延续吗?
与股市的跌跌不休相比,2018年,债券市场却走出一轮超预期的牛市行情,目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约为3.30%,较年初大幅下行60BP。展望2019年,业内人士对“债牛”仍将延续的信心较足。
“2019年债市最确定、股市弹性大、房地产谨慎投资。”这是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抛出的观点。他表示,随着金融去杠杆和货币收缩,未来通缩风险可能会大于通胀风险,实物类资产就失去了大的配置价值,而金融资产可以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回报,比如说债券有票息,稳定收益的股票也有股息,金融资产整体优于实物资产。
姜超认为,明年“信用债”相对还会更优于“利率债”,因为债券的牛市已经持续了一年时间,国债收益率下降非常明显。最近政府已经开始缓释信用风险,比如让商业银行去支持民营企业。
同样持类似观点的还有兴业证券董事总经理张忆东,他给投资者抛出了2个与债券投资相关的“红包”:第一个是投资“中资美元债”的相关产品,他介绍,目前市场情绪对于人民币和中国经济过于悲观,从而造成了巨大利差,而这种情绪在明年会得到修正。第二个是配置可转债的产品。但他建议,投资者不要自己做,要找专业的人来做,这两个投资策略比较适合低风险偏好的人。
第一创业证券董事总经理尹占华表示,谨慎乐观看待明年债券市场,建议债券久期不宜过长,应以配置资质较好的中高等级信用债赚取票息和杠杆套利为主,以交易利率债和超AAA信用债为辅。
银行:理财收益率稳中有降?
2018年对于银行理财产品影响最重大的一点无疑就是《资管新规》的正式落地;另外2018年央行前后4次降准,释放了约4万亿的资金量,导致整个投资市场上的资金量大大增加。受上述两者因素的影响,2018年以来,整个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收益率与货币基金的收益率类似,一直持续走低,平均收益率由一月的5.26%下降到目前的4.39%,且未来继续下调的趋势明显。
展望2019年,业内人士指出,《资管新规》压缩了套利空间,故而,2019年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会逐步趋稳,稳中有降的概率会大于上浮的概率。
不过,业内介绍,2019年有两款理财产品值得尝试。第一种是“短债基金”,其是债券基金的一种,投资对象是到期期限较短的债券、央行票据等固定收益品。由于投资的是期限较短的固收品,所以其安全性相比其他债券基金要高,同时在流动性上可与货币基金比肩,而在收益率上却比货币基金要高不少。短债基金,可以说是兼具了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的优点。
另一种是“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该产品指的是那些不公布预期收益率,只公布净值的理财产品,比如基金中除了货币基金外,其他基本上都是净值型的。在银行理财产品中,目前仍然以预期收益的理财产品为主,而净值型理财产品占比仍然很小。
不过,在今年出台的资管新规中,确立了今后的银行理财产品将向净值型发展,有政策的指导和支持,相信接下来两年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将迎来快速增长期,而到了2020年资管新规的过渡期结束后,净值型理财产品将成为银行理财的主流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