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technolog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 推动产学研合作,加速“卡脖子”技术转移转化

新闻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4月13日,梦与梦艺术中心一场充满包容、国际化与年轻活力的“以音会友 碰头会” 热烈上演。活动现场,来自不...

财经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诠释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介绍悠久历史文化积淀、讲述人文风情、展示城市美景与美食,这些极具视...

民生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大“法宝”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

4月22日报道:随着复工复产步伐的加快,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旧改工作也按下了“重启键”。记者近日在闵...

推动产学研合作,加速“卡脖子”技术转移转化

发布时间:2021/12/19 科技 浏览:580

2021年12月10日下午,“2021年上海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奖”颁奖表彰大会在上海市政协举行。该奖项每年评选一次,旨在总结上海产学研合作方面的先进单位和成功经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在30个获奖项目中,闵行区共有7个项目入围,占全市获奖总数的23.33%。其中,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

由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和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完成的特等奖项目《大型复杂薄壁铸件制造技术及应用》,针对航空发动机关键热端承力构件用高温材料及其成形制造中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难题,围绕高温材料精密成形、缺陷控制与检测、工艺性能评价以及高温材料服役行为与寿命评估等方面开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实现了大型复杂薄壁铸件的形性调控,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实现了国产航空发动机关键热端构件制造技术的自主可控,总体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采用该技术制造的复杂锻件产品将应用于国产大型客机C919和宽体客机CR929的航空发动机,相关技术成果获得2020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

由上海朗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与华东师范大学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理工大学合作完成的一等奖项目《长期稳定的光纤飞秒激光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在2012年国家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专项、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牵引和支持下,攻克了超短脉冲激光产生、放大、精密调控等技术难题,研制出多款具有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的全国产化光纤超快光源产品,在国际上首次将光纤超短脉冲用于第三代半导体晶圆隐形划片的量产。项目研制、生产的光纤超短脉冲光源类产品已在100多家高校、院所和企业用户应用,为激光装备和科学仪器提供了国产化光源部件,打破了国外垄断,拉低了进口设备售价,实现了对国外产品的替代和提升,对我国精密光谱测量领域的技术进步产生重大的推动作用。

十多年来,闵行区坚持将产学研合作纳入本区科技政策,已累计扶持企校合作项目1000余项,扶持资金近2亿元,有效推动了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对加快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尤其是“卡脖子”关键技术的转移转化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2021年“上海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奖”闵行获奖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所属企业

合作单位

等级

1

大型复杂薄壁铸件制造技术及应用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交通大学

特等奖

2

长期稳定的光纤飞秒激光技术开发与产业化

上海朗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华东师范大学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理工大学

一等奖

3

“华龙一号”核电核岛主设备成套大锻件研制

上海电气上重铸锻有限公司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电机学院

二等奖

4

数字化密集仓储协同服务关键技术研发及工程应用

上海精星仓储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东华大学

二等奖

5

智能化多轴联动大型金属构件增材制造装备研制及应用

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

大连理工大学

二等奖

6

高比功率长寿命车用燃料电池电堆技术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上海电力大学、航天氢能(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二等奖

7

拦截高速机动与大俯冲类目标制导律设计技术研究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北京理工大学

三等奖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