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打造产城融合的标志性门户枢纽——代表委员热议松江建设独立的长三角综合性节点城市
发布时间:2022/01/14 财经 浏览:500
今后五年,松江将坚持“科创、人文、生态”卓越价值取向,基本形成独立的长三角综合性节点城市功能框架。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为战略依托,以松江枢纽门户枢纽为战略支撑,建设面向长三角、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人民向往之城。“站城一体”“枢纽之城”“提升能级”等热词是今年区两会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焦点。
增强辐射能力 促进产城融合
“独立的长三角综合性节点城市的高起点定位振奋人心,展望目标催人奋进。”陈耀琳委员认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松江新城和松江枢纽“三张王牌”共同构成独立的长三角综合性节点城市的战略支撑,实现“以城聚人、以人兴业,以业引人、以人兴城”的良性循环,拓展松江新城枢纽功能,构建高品质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人民向往的松江新城。他建议,聚焦松江枢纽建设,发挥高铁时代“同城效应”,全面增强“站城一体”“产城融合”松江枢纽辐射带动能力,推进松江枢纽周边综合空间开发利用,建设集交通功能、商务功能、创新功能、公共空间等于一体,面向长三角的标志性门户功能区域,打造体现松江特色的“城市客厅”。
在研读报告后,钱子渊委员认为,松江新城作为上海“五个新城”之一,将建设成为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辐射带动能力的综合性节点城市,综合交通在新城建设和“一个目标、三大举措”服务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钱子渊建议,要聚焦新城建设新目标,加快建成以松江枢纽为核心的综合交通体系,布局多元化对外通道,强化松江枢纽面向长三角的枢纽衔接作用;建成高效化内部交通,打通内部断头路,结合老城改造推进区域内部断头路贯通。
独立的长三角综合性节点城市需要高水平建设具有集中度、显示度的重点区域。陈伟国代表十分关注G60五龙湖产融生态圈建设,他建议,加强对G60五龙湖产融生态圈的扶持力度,强化政策对“招金引金”的支撑。根据G60五龙湖产融生态圈发展需要,研究制订金融业态招商、地方贡献、人才引进等方面的专属性鼓励政策。同时希望区相关投资类、金融类部门和企业尽快入驻,以形成规模效应,并组建领导小组,方便金融类企业注册及入驻。
提升城市能级 提高服务水平
独立的长三角综合性节点城市建设不仅需要高水平谋划、高标准建设,更需要高质量的公共服务配套。在讨论中,代表委员们纷纷就综合性节点城市建设中如何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俞金飞代表认为,松江建设独立的长三角综合性节点城市,将进一步推进城市能级提升。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他建议,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全面提升教育资源的配套水平,为市民打造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进一步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打造一流高中集群,构筑环大学城基础教育新高地,努力满足人民对高品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新城建设必将产生人口集聚效应,针对新城未来高层次人才、青年人才和国际化人才需求,松江要提供特色化的高品质商品住宅、创业社区和国际社区等多样化居住产品,让更多人才在松江安居乐业。”杨红委员认为,要以高能级、优质化公共服务吸引人口集聚,进一步提升社会化服务的能级和水平,确保医疗、文化、体育等做优做强、均衡发展、全面覆盖,为居民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将松江新城建设成为人民向往之城。
“松江建设独立的长三角综合性节点城市的蓝图鼓舞人心,城市能级提升对社区治理也将提出更高要求,社区工作将面临更多挑战。”张叶代表表示,作为一名来自居民区的代表,将在今后工作中结合实际,努力打造“组织体系一张网、综合治理一盘棋、社区发展一条心、文化引领一台戏”的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模式,通过“自治+智治”,为居民提供更高水平的社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