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冬奥史上仅有的两位中国冰壶裁判一人来自南方,上海高校体育训练人才这样上场
发布时间:2022/02/15 体育运动 浏览:329
10日,冬奥会女子冰壶循环赛第一轮较量展开,这也是冰壶3个比赛中最后一个开赛的项目,包括中国队在内的10支参赛队聚齐了当今世界排名前十的队伍。在2022北京冬奥会上,冬奥历史上首批中国冰壶裁判也走上了冰场。尽管目前仅有两位,但他们在赛道背后的专业表现获得各队点赞。事实上,这两位裁判之中有一人来自南方,上海高校的体育训练人才就是这样上场的。
记者了解到,作为华东师范大学校友,2018届博士毕业的李凌姝成为这届冬奥会中国首位冬奥冰壶副计时长,与来自德国的计时长合作,管理好全场全部4个计时台和所有计时员。
“本硕博”均就读于华东师大体育与健康学院的李凌姝,在校期间就表现出过人的意志力和科研潜力,有韧劲并且沉下心钻研和学习;同时,也展现出她的运动天赋、团队协作精神。毕业之后,李凌姝从2011年起与冰壶结缘,被选拔进入上海冰壶人才培养计划,短短几年又从冰壶教练成长为冰壶裁判,如今又成为冬奥会的裁判。
为了让更多南方学生了解冰雪运动,李凌姝在她目前任教的上海外国语大学开设了冰壶选修课,用理论课的方式让更多人走近冬季项目;同时,她也在慕课平台上开设了冰雪运动课程,还定期到上海的冰雪特色学校教授旱地冰壶。
作为李凌姝的母校,沪上华东师大正引领冰雪运动人才培养和学校冬季体育课程开发新风尚。近年来,其体育教育专业在全国第一个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体育教育专业第三级认证,运动训练专业进入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行列,实现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从“教书匠”向“育人者”转变,从“体育专业者”向“综合素质者”转变,从“体育教学型”向“体育教研型”转变,从“体育教师”向“体育与健康教师”转变。
同时,华东师大继续围绕完善冰雪运动普及推广体系,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也把“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贯穿于冰雪运动人才的培养之中。“未来的学校冬季体育课程开发,将会呈现具有地域特征、校内体育课程+俱乐部模式、线上+线下、VR+等特点。”华东师大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季浏教授说,“华东师大将着力提供‘具有上海特色的体育教育方案’。依托数字技术的进步发展,利用互联网线上授课、虚拟现实技术等开发课程,让更多青少年摆脱气候条件、时空限制,随时随地享受冬季体育的乐趣。”
体育训练人才与其他学科教学人才具有不同特质,如何分类评价、各展所长、脱颖而出?上海交通大学在人才评价中不断深化细化分类发展改革,坚持多元评价人才,形成包括“体育训练”在内的18个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赛道”。同时尊重学科差异,实行代表性成果评价,努力改革高校传统评价体系的弊病,把“田赛”和“径赛”分开比,让每个人都能够“尽展其才”。
以体育基本赛制比方,上海交大开辟18个专技“赛道”,鼓励教师“分类竞技”。截至目前,全校相继出台18个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文件,形成教学科研并重、教学、科研、思政课教师、实验、工程、思政、高教管理、图情、出版(期刊)、档案文博、人文社科实践、体育训练、国防、成果转化、农业推广、技术转移、以考代评等类型,针对不同类型人员形成一系列晋升通道,一批优秀的教学、实验、国防、工程、思政、体育、管理和文科实践等系列的教师顺利获得晋升。
其中,体育训练型人才,正是面向在体育领域长期承担大量教学工作同时从事学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或管理等实践工作的教师,偏重考察教学研究和体育训练成效等。上海交大体育系教师、体操世界冠军眭禄,作为曾经的一名专业体操运动员,也是东京世锦赛女子平衡木冠军、伦敦奥运会女子平衡木亚军,深知四年一届的奥运会有多么的重要与神圣。她回想起自己为了备战奥运会与队友们一起挥汗拼搏的样子,仿佛就在昨天。
眭禄表示,每一位从事专业运动的运动员们都有一个终极目标,那就是“奥运会”,能够选入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少之又少,吃了常人所不能吃的苦。“‘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就是运动员最真实的写照,为冬奥健儿们加油,祝北京冬奥会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