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提气!“上海出品”电影《第一次的离别》柏林电影节斩获殊荣!
发布时间:2019/02/18 财经 浏览:1129
新春伊始,“上海出品”电影迎来开门红!在2月16日结束的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由青年导演王丽娜执导、诗人导演秦晓宇监制、著名主持人汪涵担任总策划的影片《第一次的离别》获得本次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生代单元国际评审团最佳影片。此前《第一次的离别》曾荣获第31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亚洲未来”单元最佳影片。
图片说明:《第一次的离别》电影海报 片方供图
绝大部分人的青春与成长发生在葱郁的校园里,而《第一次的离别》导演王丽娜则把一个别样的成长故事放入漫天的黄沙之中:主角是两个可爱的维族孩子凯莉和艾萨,他们成长在美丽的胡杨林下,共同抚养着一只小羊,葡萄架下到处是他们欢乐的身影。在四季的流转和不期而至的离别中,孩子们会经历怎样的成长,又会从中收获什么?在影片《第一次的离别》中可以找到答案。
图片说明:《第一次的离别》剧照 片方供图
王丽娜导演表示,拍摄《第一次的离别》时也并未意识到它将会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更多的是依循自身成长经验寻找童年的经历,和用视听语言对内心真实的艺术表达。拍摄的经历对导演本身来说亦是一种对自我的发现,也促使王丽娜导演形成了自己的电影信念。现实主义的价值来自于我们如何诠释及表现它,这也与国内一批优秀青年导演的观点不谋而合。
图片说明:评委为《第一次的离别》导演王丽娜颁奖 片方供图
秉持着这样的理念,王丽娜导演在拍摄《第一次的离别》前曾花费一年的时间跟踪拍摄人物,并最终选择通过孩子的视角去展现成长悲欢。通过人类共通的最本真恒久的情感因素呈现出跨越文化和种族的情感张力。从某种意义上《第一次的离别》是对原生态视阈下日常生活的一种重塑,回到了对于“人”本体常态的探索。影片因此具有了地域风情的独特魅力和情感的普世共鸣。比如孩子对妈妈的爱、纯真的友情、童年的欢乐与离别,这些是可以得到国内外任何年龄段观众的共鸣的。
著名作家、编剧严歌苓、同样入围本次新生代单元影片《过春天》的导演白雪,以及著名演员齐溪在观看影片后都对《第一次的离别》给予了极高的赞誉。严歌苓认为它是一部质朴无华,以真挚情感打动人心的作品。齐溪则和大家分享了她的观影感受“很喜欢这部电影,这是一部好电影,感叹摄影、音乐的力量。风景太美,又美又有淡淡的忧伤,印象最深刻的是摘棉花的片段。”
据了解,柏林国际电影节与戛纳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并称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同时也是中国观众认知度最高的国际电影节之一。“新生代单元”创立于1978年第28届柏林电影节,是专门面向儿童和青少年观众的独立单元,由新生代儿童片(Generation Kplus)和新生代青少年片(Generation 14plus)两部分组成。2007年第57届柏林电影节首次设立“水晶熊”奖,以鼓励业界创作更多适合青少儿观众观看的电影。此前,大热电影《狗十三》与张艺谋导演作品《山楂树之恋》都曾经入围新生代单元,影片《岁月神偷》曾于2010年斩获最佳儿童长篇电影“水晶熊”奖。
图片说明:曾入围“新生代单元”的两部华语电影海报 网络图
新生代单元的设立初衷是创作更多适合孩子们的电影。《第一次的离别》在获得成人观众认可的同时,同样获得了许多孩子们的喜欢,比如几位在上小学的姑娘在观看影片后表示“特别喜欢这部电影,尤其是小男孩和小女孩分开的场景,感觉很伤心,现场哭了好多次,希望还有后续,电影里两个小朋友还能够再相遇。”
图片说明:王丽娜导演为现场小朋友签名 片方供图
影片《第一次的离别》出品方大象点映是一家土生土长的上海公司,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众筹点映平台,近年来颠覆传统宣发从“宣传-发行-影院-观众”的B2C销售模式,通过C2B的点映模式,帮助更多优质电影在影院获得排片,深受业界和影迷的喜爱。柏林电影节结束后将由大象点映在国内开启点映,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