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强化科技支撑 上海绿色低碳产业加速发展
发布时间:2022/08/30 财经 浏览:416
8月28日,停稳、断电、读卡、检查、静电接地、加注……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平霄路上的油氢合建站里,一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正在加注氢气,像这样的氢能公交车,临港新片区已投运16辆,按照规划,今年底临港新片区的氢能公交车要增加到100多辆。
上海正加快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在8月27日举办的第三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2022浦江创新论坛两场活动上,绿色低碳成为共同的话题。近来,上海密集印发《上海市瞄准新赛道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等与绿色低碳相关的方案与规划,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低碳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在2022浦江创新论坛上,全球技术供需对接平台正式启动,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了“建筑能耗数据和减碳清单研究需求”,希望通过大会的技术供需对接平台,获得建筑楼宇全生命建设及运维过程中的各项绿色减碳措施。
像中国宝武这样有绿色转型需求的企业不在少数,但转型意味着需要大量的科技创新来支撑。除了搭建技术供需对接平台外,上海在相关行动方案中提出,力争培育10家市级以上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5家研发和检验检测验证平台,5家大型企业研究院和新型研发机构。
——新赛道产业集群效应初显。7月底,60辆崭新的重型卡车在上海国际汽车城一字排开等待发车,这批42吨的重型卡车“喝氢吐水”,不产生尾气。
这60辆氢燃料重型卡车的电池系统来自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该企业董事长林琦表示,虽然氢能被称作当下的新赛道,但事实上上海从20年前便持续关注且培育这个看起来“冷门而小众”的赛道,如今,这条新赛道的集聚效应已逐渐形成。
“目前,上海市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链各个环节均有企业卡位,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些企业都在提升国产化水平上孜孜不倦地努力着。”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促进中心主任张焰峰说。
——面向全球市场布局绿色低碳产业。在哈萨克斯坦东哈州,中亚地区充足的日照之下,一座30兆瓦光伏电站里,一大片深蓝色光伏面板正吸收着太阳的光芒。第三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上公布的上海“创新创业十大优秀案例”中,寰泰能源在“一带一路”沿线的清洁能源储备入选其中。
“截至2022年7月,我们在哈萨克斯坦投资建设6个累计380兆瓦的新能源电站,全部投入运营后,每年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0万吨,满足当地约60万户居民对低廉、环保、可持续电能的需求。”寰泰能源董事长南逸说。
不止寰泰能源,上海的新能源汽车正在海外市场打开局面,国产风电、光伏产品正通过自贸试验区走向世界。按照相关行动方案,未来,上海要继续强化在绿色技术创新、绿色金融、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