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企业看错小数点少缴170万元税款,海关稽查对此违规行为竟完全不记过……
发布时间:2019/12/20 财经 浏览:681
上海海关稽查处副处长储慧莉,曾亲历企业“一秒之痛”却爱莫能助。今年9月,一家进出口企业,在拿到打印税单后的一秒钟内,即发现了自己申报信息有误,涉及税差60万元。然而企业当时改错无门——即便稽查处立即联系了海关法规处、缉私局等相关部门反复商讨,依然寻不到能使企业免于处罚的依据。
然而这件企业“涉嫌”漏缴、少缴税案,在搁置1个月后却柳暗花明,企业在主动补缴税款后,免于其他惩罚。如此峰回路转,源于今年10月17日开始实施的海关总署《关于处理主动披露涉税违规行为有关事项的公告》(以下简称“第161号公告”),对企业“在涉税违规行为发生之日起三个月内向海关主动披露,并主动消除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事实上,第161号公告所传递的“容错机制”这一跨境贸易便利化和营商环境新理念,早在201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中便有体现。条例指出,进出口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有漏缴税款等行为,可主动向海关披露,经海关认定,可享从轻、减轻或免于行政处罚。不过,上海海关在此后调研中,不少企业反映“容错红利”不太解渴。条例规定,涉税超过应缴税款的10%、涉税额超过25万元,凡触及这两条中任意一条,企业仍会受到处罚。企业最大顾虑不在补税和罚款,而在于其差错将影响企业信用评级和相应的通关便利,尤其是对那些每年动辄几万票进出口的大企业而言,2016年条例中所设置的金额与比例限定,很容易就“触线”了。
但第161号公告大作改进,将制度红利放宽至3个月内主动披露不记过。
用上港集团物流有限公司国际货运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张钦的话来说,这“太给力了”。他告诉记者,公司年报关量5万票,百密总有一疏。今年11月13日,公司从荷兰进口一批设备,货值达154.9万欧元。第二天,公司关务员在自查税单时惊出了一身冷汗——因看错小数点,154.9万欧元被申报为1549欧元,疏忽了3个零,涉及少缴税款近170万元!“税差如此巨大,若放在过去,对公司的信用评级可能是毁灭性打击。就好比一次严重违章,把驾照12分一次性扣没了,这是公司难以承受的后果……”
好在听闻已有第161公号,该货运公司第一时间赶赴口岸业务专窗主动披露,上海海关从接到企业报告到最后补缴税款入库、作业办结,仅用了8个工作日,该企业高级认证资质完全没受影响,荷兰进口设备也及时通关安装,未耽误生产。
记者发现,第161号公告以3个月为界,3个月内不予行政处罚,但对有“推延症”的企业设置了一定约束措施,即在涉税违规行为发生之日起三个月后再向海关主动披露的企业,其漏缴、少缴税款占应缴纳税款比例10%以下,或漏缴、少缴税款在人民币50万元以下,且主动消除危害后果的,可免于行政处罚。此举旨在激励企业加速“复盘”,完善内审。上海海关透露,目前在上海海关所有隶属关业务现场,均已设立业务专窗,方便企业在自查发现违规问题后尽快向海关报告,同时简化作业流程、减少审批环节,优先处理事实清楚、案情简单、违法情节轻微的披露事项。
如此双向、柔性的监管执法成效显著。以10月17日第161号公告执行日为界,今年1月1日至10月16日,上海海关共受理主动披露72起,企业补税700万元;但10月17日至11月16日,受理122起主动披露,涉及补税900万元。也就是说,仅1个月受理量就是此前10个半月的1.69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