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徐汇一网通办满周岁 服务人民零距离
发布时间:2019/11/19 新闻 浏览:775
原标题: 徐汇一网通办满周岁 服务人民零距离
这是一群锐意改革、服务百姓的“店小二”,他们的领头者是教师出身的宋开成。作为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主任,宋开成对“店小二”有着独到的理解。他告诉笔者:
店小二是中国古代对服务场所跑堂伙计的称呼,他们看到客人主动打招呼,服务得非常及时,照应得非常周到,有的店小二甚至成了服务的品牌。
他还很谦虚地说:店小二这个职业看上去似乎没有多少含金量,“但来来回回要脚力、断茶倒水要体力、照应顾客要眼力、回答问题要脑力,举手投足都考验着本领能力”。而要当好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店小二”,更需提升能力增强本领。
作者在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考察智能化项目,右为宋开成
因此,宋开成和班子成员以及更年轻的“店小二”们总是在思考:当企业和群众需要服务时,自己的理念是否跟得上、甚至领先半步!在和企业经办人员的对话中是否能形成共鸣?在和群众一起处理“急难愁”的问题上是否能够更加高效?宋开成认为:改进行政机构服务流程、以一网通办来提升效能是条必由之路。
什么叫一网通办
这是一项政府机构合成服务企业和群众需求的工程,通过智能化手段使得信息资源、政策资源和法律资源,高效便捷地展现在需求者面前、以利他们的决策或生活。
如果是在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的大厅,任何企业代表和群众个人,都可以迅速找到各类所需政府部门的服务内容及相关信息。一开始通俗说法是“网上高效率、群众少跑腿”,现在运行一年已实现“只跑一次腿”。
南宁路上的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大楼
如打破时间上的束缚,因为以往的店小二也是要下班的。即传统概念中,错过了政府机构办事窗口的服务时间、就只能等待第二天安排。而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则在全上海首创24小时政务服务模式,让办事人想什么时候办就什么时候办、这样群众就成了时间的主人。
如市民刘先生办理新购住房手续,第二天急需到区房地产交易中心窗口提交申办材料,但在晚上准备材料的过程中发现还少一份个人参保资料(含个人缴费凭证)证明。原本错过服务时间的他,就只能第二天前往就近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理。但“店小二们”的宣传告知工作做得很好、加上群众的口碑,刘先生知道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有个永不下班的24小时自助服务区。于是,在深夜的11点05分刘先生来到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即通过自助服务机的办理提示,不到5分钟,刘先生就很开心地完成办理。
24小时自助服务大厅
智能化技术的新发展,也为政府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即公仆们减轻了体力上的负担。进博会后第一次光临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办理护照事项的西南位育中学初二女生陈铱婷就告诉笔者:她发现了一个叫“徐小递”的机器人,每天会往返于一楼办事窗口和各职能部门之间,负责递送材料。窗口人员只要在电脑上对它发出召唤,告诉它目的地,“徐小递”就会前来把材料妥妥地吞进“肚子”。由于存储了所有楼层的三维地图,徐小递可以自主选择路线,到了目的地,还会打电话给接收者。
当然,上下楼对“徐小递”不是问题——借助无线通信模块,它可以控制电梯。而据那里的工作人员介绍,在“徐小递”加盟前,材料递送工作需要窗口员工完成,跑一趟一般少则三、五分钟,多则一刻钟。可是自“徐小递”年初上岗以来,每天它至少要上下楼几十趟,区政府用有限的成本,消除了窗口的服务真空。它还可以乘电梯,即每天来回跑20多次、按每单10分钟计算,就为工作人员省下了200多分钟的离窗时间,累计为办事人窗口排队时间减少4个多小时。千万别以为它只会送材料,未来,它还能为群众提供办事引导服务呢!
西南位育中学陈铱婷同学在办理业务时和机器人徐小递对话
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的办公大楼座落在南宁路上,有多条公交可以到达。不过,宋开城和“店小二们”还是选择把服务送出了自己的大门、即送到群众和企事业单位的家门口,尽管这样的工作量很大。他们努力让一网通办的服务触角不断延伸,如设立了虹梅漕河泾开发园区综合服务中心、徐家汇商圈一网通办自助服务点,可以办理674项政务服务事项,为13000多家企业和25万白领提供家门口的政务服务。这样使得企业和员工都提高了办事效率而收获便捷。
进博会期间,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班子学习习总书记在沪重要讲话精神。
如某实业公司的钱小姐,某天走进了徐家汇商圈一网通办自助服务点,她要办理的是核发出版物经营许可证(零售)的年度审核。在工作人员的提示下,她首先点击了自助服务工作台屏幕上的“一网通办”端口,选择办理类型和办事情形,再点击“下一步”显示材料清单,并在自助机上仅一秒就验证经办人身份信息,这样材料扫描就完成在线提交了。
因钱小姐选择的是快递送证上门方式,工作人员就告知她待区文化局线上审核通过后、盖好年检章的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就能送达她手中。对此,钱小姐的评价是:“以前就听同事介绍过这一新型公共服务设计,现在第一次尝试这种服务模式,不仅能免去实体窗口排队等候时间,还能够少跑很多路。这种模式,真的很好!”如今类似的服务,已经实现了常态化。
还有一些临时性但需求量密集的公共活动,需要及时地布局服务设计。如10月29日,徐汇一网通办自助服务就亮相2019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月,直接为参展企业和参观群众提供实时政务咨询及事项办理,受益者纷纷称赞服务贴心。当然,由于艺术品交易的专业性和法律规范性很强,服务者事先没少备功课。
为群众多做功课,是“店小二们”的情怀。如被群众亲切地称呼为“全科店小二”的戴海燕同志,她的工作理念很朴素也很真挚——“凡事都以办事人为中心,学习做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螺丝钉”。她认为在技术进步的同时,对群众的深情厚谊依然是不可替代的。如某天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在中午11点,来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办理三代社保卡更新业务。恰逢当天中午社保卡市级系统升级,要11点40分后才能正常受理。戴海燕在细心的沟通中,了解到老奶奶身体欠佳、下午又急着要到医院去看病;因她是支内回沪知青即就医需要使用三代社保卡。戴海燕建议老奶奶把申报材料留下,先行回家吃午饭。而“急办事人所急”的戴海燕,不但在第一时间就把老奶奶的社保卡制证完成,并且主动放弃中午吃饭和休息时间送证上门;即送到居民的家,这样就解决了老奶奶就医的愁事。
被誉为全科店小二的戴海燕同志(右)正在为群众服务
真是人间自有真情在啊!但对服务群众习以为常的戴海燕同志却告诉我:爱是一种情感,敬是一种态度。把坐在窗口的办事人当成是自己家人,为家人服务是义务,为家人做好服务是本分,而“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我自己也觉得特别开心”。她的肺腑之言,让我有一种洗礼的感觉——为人民服务,是忘我的投入!
金海岸工作室王泠一(上海社科院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