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中国交响乐奏响70年回声 上海展演第二场如约而至,广州北京也将举办
发布时间:2019/11/27 新闻 浏览:764
原标题:中国交响乐奏响70年回声
“当时,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很重视中国作曲家,我看父亲当年的笔记,发现上课是讨论式的,老师强调用中国自己的语言来创作。”昨晚,已故作曲家邹鲁之子邹向平走进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说起当晚演出曲目之一《交响狂想曲》背后的故事。这首曲子是邹鲁当年的毕业作品之一,1963年5月首演,“今日听来,仍能感受到其中讴歌建设富强新中国的理想与热情。”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交响乐作品展演——上海音乐会”第二场昨晚如约而至。指挥家林大叶执棒上海爱乐乐团,带来邹鲁《交响狂想曲》、陈强斌《绣赋》、周龙《弦乐四重奏与管弦乐协奏曲——唐诗二首》、王德龙《冰雪丁香》、方可杰《热巴舞曲》、郭文景《交响变奏曲——祖国》等跨越数十年的交响曲目。
选取不同年代不同风格作品
“70年来,200余位作曲家奉献了数以千计的交响音乐作品。许多已随着时光消逝,但仍有诸多优秀作品,历经磨砺愈加璀璨,成为中国文化的经典。”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作曲家叶小纲说,“音乐会选取了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作品,展示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音乐家在交响乐领域做出的努力,也展望了中国音乐的未来发展。”
《交响狂想曲》作为开场曲亮相。作曲家郭文景说:“我年轻时曾在四川工作,时常听闻邹鲁考取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的故事。他是个传奇,但我始终没有机会聆听他的作品,这次如愿了。”
紧接着亮相的《绣赋》,意图捕捉记忆中姑苏绣品与园林中的光影。作曲家陈强斌介绍,这是苏州交响乐团委约作品,这次是第二次演出,“十多年前,我的创作比较传统;2003年开始做了很多与电子音乐、舞台艺术等方面的跨界,这几年又重新回归,如《绣赋》所显示的那样,我真正要写的是这种语言方式的音乐。”
音乐会尾声,由郭文景创作的《交响变奏曲——祖国》压轴上演。这首交响曲由引子及《义勇军进行曲》的十二个变奏组成,其中三个变奏还和内蒙古、新疆、西藏的民间音乐结合,富有趣味性。
激发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自今年5月起,“中国交响乐作品展演”系列已上演9场音乐会,接下来还将在广州、北京两地举办。作曲家方可杰说,众多知名交响乐团集中展示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交响乐创作的成果,几乎是音乐史上的第一次,它会激发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让交响这种外来音乐形式更好服务于中国故事。陈强斌则表示:“某种层面上,中国音乐创作滞后,一部分原因是与院团演出有所脱节。希望这个规模宏大,跨越大江南北的展演活动能对音乐创作有所助益。”
展演活动中上演的作品还将纳入人民音乐出版社“新时代中国交响原创作品精粹”选集。这一项目已入选2019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是集中国交响乐优秀原创作品之大成的大型主题出版项目,集中展现当代中国音乐创作、表演、录音成果。项目还将以“音、像、谱、图、文、访”六位一体的立体化出版方式呈现,并纳入人民音乐出版社“数字化传播与定制出版计划”,向全球推广。
下一篇: 全国唯一一站 全明星芭蕾舞演员献演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