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网络述年】老年俗与新年味相得益彰
发布时间:2020/01/22 新闻 浏览:725
年味儿是啥?1000个人会有1000种说法。老人会说,贴春联、年夜饭;中年人会说,大扫除、买年货;小孩会说,压岁钱、没作业……年味儿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它是每个人心中的一种感觉。但也有人说,现在的年味儿越来越淡了。城市林立的高楼间,找不到小时候那种大家见面相互拜年的场景;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让大家对过年的期望值逐渐减少。(1月20日《人民日报》)
虽说不同的人对年味有不同的理解,但是一个普遍的说法是年味在变淡,过年没意思。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革,我们过春节的方式不断嬗变,过年的习俗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对春节的文化传承,除了记住举家团聚、贴春联、放鞭炮等少数年俗以外,不少民间年俗正在悄悄消失。应该说,一些年俗逐渐消失,有其特定原因。与传统农耕文明不同的是,现代社会,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不再局限于一城一村式的传统生活方式,不再局限于农耕一种生产方式。笔者注意到,一些老人特别是民间艺人还在坚持守护舞龙灯、剪纸、划彩船等记忆深处渐行渐远的年俗。但是,这些老年朋友百年之后,谁还记得一些老年俗呢?因此,加强传统文化保护,培养一批民间艺人,传承经典传统年俗,记录那些逐渐淡化、即将消失的传统文化年俗,无疑很重要。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社会转型与经济发展,给传统节日文化与国人原有价值观念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与冲击。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等一些西方节日已经走入我们的生活,成了不少年轻人的新宠。传统节日文化确有式微的倾向。为此,许多人感叹洋节抢了传统节日的风头,春节年味淡了,一些老年俗不见了。国家对节假日休假政策做出调整,增设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正是对公众传统节日文化诉求的回应,受到了舆论的好评。
尽管不少人感叹年味淡了、年俗没了,但是,“百节年为首”、“有钱无钱回家过年”,春节作为中国最盛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仍然承载着民众举家团圆、喜庆这种沉甸甸的传统文化。其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并未根本改变。这一点远非公历新年(元旦)与西方的圣诞节能够比拟。虽说一些老年俗渐行渐远,新年俗不断涌现,但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内涵还在。老年俗与新年味相得益彰。而且春节一直是传承传统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地域文化与亲情伦理的重要载体。这一点从中国特有的春运现象中可以得到佐证。
换个角度说,包括年俗在内的传统文化习俗是一种集体行为,即便像有的学者提出的那样为传统年正名,春节申遗,抢救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习俗,政府出资培养一批民间艺人,也不能决定其兴衰变更。现代社会,通讯越来越发达,文化越来越繁荣,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和互联网让世界越变越小,春节原有的团聚基因、饮食基因、喜庆基因也在逐步发生变化,文化习俗呈现多元化发展的局面。这是一种社会规律,这种渐进式变化难以阻挡。
比如,在旧时农历腊月二十三的祭灶活动,随着土灶台这一生活工具的拆除而逐渐消亡。比如,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燃放烟花炮竹逐步减少,抢红包、拼五福等形式多样的其他活动正在代替鞭炮充实年味。再比如,出嫁的女子除夕不能回娘家,大年初一不能扫地,不能打水,正月不能剃头,这些愚昧、落后的年俗已经被多数人抛弃,即便有的地方还在坚持这样的年俗陋习,也会被公众批评。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年俗将在历史长河中大浪淘沙、去粗存精,不断演变,一些文明、新潮的过年方式正在逐步进入我们的生活。
因此,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我们要弘扬传统文化,除了记录、抢救一些传统习俗以外,关键要挖掘传统文化内核,营造更有吸引力,更加温馨,能够适应新时代社会需要的传统文化氛围,并积极融入到现代文化体制改革中,与现代文明相结合,过好自己的春节,创造传统文化习俗品牌,让人们对传统习俗形成向心力、凝聚力,才能真正诠释春节等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让年俗等传统习俗在新的时代焕发光彩和生命力。
上一篇: 新春走基层丨杨浦滨江人人屋有年味 为来往游客送“福”字
下一篇: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作品巡展至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