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汇聚起中国经济的复苏动能(望海楼)
发布时间:2020/04/10 财经 浏览:608
一条条忙碌的生产线、一个个开工的建设项目、一片片生机勃勃的耕地……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冬去春来,中国经济这辆开往春天的列车,正汇聚起复苏动能,朝着发展目标一路前行。
心中有目标,脚下有力量。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为今后发展夯基筑柱,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意义重大。不可否认,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给国民经济运行带来明显影响,供需两侧均遭受较大冲击。面对困难挑战,谁都不能轻言放弃,而是应当以更坚毅的姿态,“咬定青山不放松”,提振信心、保持定力,迎难而上、主动作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奋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疫情对发展带来的影响是现实的,有些冲击甚至超过预期,一些行业、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面临现实困难。然而,越是在这个关口,越需要保持清醒头脑、理性思维,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来研判大局、认清形势。综合各种因素看,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变,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有支撑。
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是由基本国情、发展基础、发展阶段、制度体制等多重因素决定的,中国经济运行大格局不会由于疫情冲击等短期因素而发生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多年形成的坚实发展根基、千门万户蕴蓄的巨大发展热情……这些优势,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体现得更为清晰。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强化“六稳”硬招实招,加大政策调节力度,中国经济的无限潜力和强劲动能多释放一部分,我们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就更近一步。
体质强、韧性足,恢复起来就更快。从近期经济运行情况看,随着一系列政策举措出台并逐步落地,企业活力陆续重现,市场信心正在提升。无论是工业企业、外贸公司,还是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均已实现较高的复工率。城市夜间的灯更亮了,路上的交通变得繁忙了,越来越多的餐厅、茶室和咖啡馆开门迎客了,这些都是身边看得见的变化。3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在上月较低基数上环比回升,尽管这还不足以说明经济运行已复苏到正常水平,却是一个积极而鲜明的信号,反映出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稳步恢复、企业复工复产明显加快的新景象。
这些稳中向好的势头,增强了我们的底气。但也要看到,从国内防疫防控,到国际防疫防控,疫情对全球经济贸易影响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变化中。对于贸易未来的不确定性,仍须坚持底线思维,识变应变求变,有针对性地拿出一揽子宏观政策措施,加大政策对冲力度,多管齐下、有序推动复产达产,保持产业链总体稳定,畅通经济社会循环,激发更大内需潜能,力争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汇聚起经济复苏动能,更要有实打实的作为。实现今年发展目标任务紧迫,缓不得、等不起。分秒必争、危中寻机、真抓实干地做好各项工作,我们方能通过这场大考,为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交出一张高分答卷。
(作者为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