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一亿只口罩产能说明啥(观象台)
发布时间:2020/04/10 财经 浏览:597
企业跨界转产防疫物资的背后,是我国完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充足优质的劳动力和制度政策等优势在提供支撑
石化企业生产熔喷布,汽车企业生产口罩机,建材企业生产测温仪……近来,不少企业纷纷跨界生产防疫物资,成为复工复产中的一抹亮色。根据工商信息查询网站的数据,目前全国有几万家企业新增了口罩、消毒液、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的生产业务。仅口罩产能,一个月时间就扩大4倍多,日产能突破1亿只。
1亿只口罩产能的背后,是制造企业的快速转产,从中折射出的,是中国制造的优势和潜能。
完整齐全的工业体系,使迅速调整生产、重组产业链成为可能。服装厂转产医用隔离服,酒企转产医用酒精,建材企业转产医用耗材,这些企业的转产并不是毫无基础的跨界。我国41个工业大类中包含着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同类产业下有着众多业务共通又有分工的企业,提升了跨界转产的成功率和效率。同时,上下游协作重构产业链也是加速形成有效产能的关键。“我有熔喷布,谁有口罩机?”转产做口罩的中石化发布这样一条微博后,马上得到了不少企业的响应。迅速调整生产线,迅速重组产业链,都充分显示了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国家这一独特优势。就像只有拥有各种颜料的调色盘,作画才有随机应变的底气。
数量充足、素质不断提升的劳动力资源,让企业迅速形成转产战斗力。由于是转产业务,有的企业要在短时间内担负起设计研发和生产制造的双重任务。设计人员能够及时研发改建生产线,产业工人能够迅速掌握新的生产技能,都是企业成功转产形成生产力的关键因素。
多部门的支持“兜底”政策,让转产企业没有后顾之忧地开足马力生产。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和财政部已建立贷款加贴息的国家临时收储制度,明确疫情过后富余的产量,政府将采购收储;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实行名单制管理,给予税收、金融支持;市场监管部门特事特办、开通绿色通道,对具备条件的企业在最短时间内办好营业执照和生产许可证……一项项政策充分显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当然,转产过程中也暴露了中国制造的一些短板。在门槛相对较低的中低端制造环节,转产企业更多,而在一些高端核心设备制造环节中,却少有新企业加入,比如熔喷布设备、高端呼吸机等制造领域。这说明中国制造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攻关能力和生产能力仍有待提升。
转产不易,转型更难。时下,在加强国际抗疫合作的同时,中国制造也应积极参与全球产业链重构,利用当前市场需求倒逼攻克更多核心技术,吸引全球高端制造落户,加速建设新兴产业集群,为畅通全球产业链循环做出贡献。
上一篇: 汇聚起中国经济的复苏动能(望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