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定位全球创新策源地 上海正参与制定长三角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
发布时间:2020/04/23 新闻 浏览:574
上海早报网4月21日电(葛俊俊) 2016年4月,国务院批复印发《上海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方案》。在今天下午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裘文进对目前上海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进展情况进行了通报。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改革试验。”裘文进表示,四年来,上海按照国务院批复要求,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国家科创中心建设推进机制,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方面,着力优化服务国家战略的创新布局。争取国家支持建设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上海光源二期等新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李政道研究所,实施10个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大力提升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集中度和显示度。
另一方面,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先试,强化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制度供给。一是着力“自主改”,聚焦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体制机制瓶颈,在政府创新管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益分配、创新投入、创新人才发展、开放合作等6个方面开展自主改革探索,涌现了一批典型案例,有些自主改革探索经验已纳入科创条例,比如,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机构等投入可视同于利润。二是加快“先行试”,国务院授权上海在创新创业普惠税制、投贷联动、改革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市场制度、股权激励递延纳税、发展新型产业技术研发组织、海外人才永久居留便利服务、改革药品注册和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国家科学中心运行管理制度等10个方面开展先行先试,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举措。
国务院决定向全国复制推广的三批共56项创新改革举措中,有12项来自上海,占总数的1/5。比如,开展海外人才永久居留便利服务试点,率先探索海外人才永久居留的市场化认定标准和便利服务措施,允许外国留学生毕业后直接在沪创新创业等,目前已复制推广到全国。
部分国家授权的改革举措经验已经纳入科创条例,比如,国家授权上海“试点从事科技研发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开办时允许国有资产份额可突破合法总财产的三分之一”。上海结合市级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成立了新型研发组织“上海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院”,该项举措已经作为科创条例固化下来。
下一步,根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制定覆盖长三角全域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有关要求,上海正在会同江苏、浙江、安徽省制定长三角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准备在推动创新资源统筹布局、关键技术联合攻关、科技成果协作转化、新兴产业协同发展、创新要素共享流动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以制度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组织创新、模式创新,加强系统集成,将长三角区域建设成为全球重要创新策源地。
上一篇: 放权松绑!上海科技创新推动宽容失败与保护知识产权并举
下一篇: 上海金融法院“译研社”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