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世界读书日|“三个月把阅读清单上的书全看完了” 疫情期间,上海人这样以读攻“毒”

新闻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4月13日,梦与梦艺术中心一场充满包容、国际化与年轻活力的“以音会友 碰头会” 热烈上演。活动现场,来自不...

财经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诠释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介绍悠久历史文化积淀、讲述人文风情、展示城市美景与美食,这些极具视...

民生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大“法宝”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

4月22日报道:随着复工复产步伐的加快,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旧改工作也按下了“重启键”。记者近日在闵...

世界读书日|“三个月把阅读清单上的书全看完了” 疫情期间,上海人这样以读攻“毒”

发布时间:2020/04/24 新闻 浏览:676

4月23日报道: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因为疫情变得有些特别,多个阅读平台发布了2020阅读报告,均特别关注到疫情期间大家阅读习惯的变化。此外,今年“云端”的读书活动格外多,上海图书馆今晚进行了首次“云开馆”,采用当下流行的“直播”方式,与广大读者一起“过节”。还有网友调侃,“压泡面”利器kindle今天该拾起来了。

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多个阅读平台发布了2020阅读报告,均特别关注到疫情期间大家阅读习惯的变化。如前几日发布的《2020网民阅读报告》显示,在疫情期间,31.6%网民的读书量超过了2019年的总和。从地域分布来看,疫情期间上海人的读书量最多,位居全国之首。且调查显示,疫情期间,上海读者阅读的时间增加了30%。

市民刘小姐告诉记者,疫情期间唯一让她欣喜的是这三个月里,将阅读清单上的书全看完了。“平时工作太忙了,我已经很久没有属于自己的阅读时间了,哪怕是刚买回来的书,也就翻几页就放在书架上,大学时养成的阅读已经渐渐丢失了。”刘小姐说,重拾读书的习惯也让我对生活有了很多反思,怎样好好地度过一天,怎样好好地对待自己的生活。许多人生问题,其实书中早就有了答案。

“疫情期间,也不能出门,网上也淘不到书,在家挺难受的。后来,许多听书免费了,我就在网上听书。”市民周先生道出了不少当代人的一种选择,听书。“宅家期间,我几乎每天都通过听书软件读书。”周先生说,我喜欢文学类图书,《霍乱时期的爱情》《围城》《人类简史》《平凡的世界》等多部作品我都听完了。

据喜马拉雅大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日均播放量比去年有了大幅增长,尤其是亲子儿童内容,仅1月份的日均播放量就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28%。

宅家的日子不仅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阅读中,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阅读的品味。疫情期间,人们喜欢以读攻“毒”。来自Kindle 中国的阅读数据,受到特殊情况的影响,15.5%的网民将疫病防护类书籍加入自己的书单,例如《血疫:埃博拉的故事》《鼠疫》等经典书目。

张小姐这些天就在kindle上看完了让·佛朗索瓦·萨吕佐的《疫苗的史诗——从天花之猖到疫苗之殇》。“读完后最大的感受是,病毒往往在悄无声息间入侵并引发轩然大波,人类与之搏斗的艰难历程,一再提醒我们,要敬畏自然、尊重科学。”

阅读需求的变化也从侧面反映出时代的变迁。正如上海图书馆馆长陈超所说,这是一个有史以来最不一般的世界读书日。全人类都在与病毒战斗,科学技术当然是我们打赢这场新冠病毒防控阻击战的最关键武器,但阅读也是抗疫的利器。“人们发现阅读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重要。”陈超说,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此时,找出一本感兴趣的书,静静地读下去,把精神沉浸到书中广阔的世界,有益于健康。如果你读的书足够多,就能够学会分辨,不会被流言、谣言和谎言迷惑,不会被歪理邪说带偏,不会被反科学和伪科学蒙蔽,就能找到安定内心的方式,冲破焦虑的“荆棘丛林”,走出恐慌的“泥泞沼泽”。以书为伴,减少出门,也正是参与战“疫”的一种方式。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