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最高法: 2019年11万人因破坏环境资源获刑
发布时间:2020/05/10 新闻 浏览:520
最高人民法院8日发布环境资源审判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19年,全国法院受理各类环境资源刑事一审案件39957件,审结36733件,判处罪犯114633人,收结案数同比2018年分别上升50.9%、43.4%。
全国法院通过依法审理环境资源案件,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和资源高效利用。白皮书显示,全国法院受理各类环境资源民事一审案件202671件,审结189120件,同比分别上升5.6%、3.5%;受理各类环境资源行政一审案件47588件,审结42078件,同比分别上升12.7%、0.8%。
在加强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方面,全国法院重点审理遗传(基因)多样性保护案件、物种多样性保护案件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案件,对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进行司法保护。全国法院共受理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案件677件,审结639件;受理非法收购、运输、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罪案件1644件,审结1449件;受理非法狩猎罪案件2314件,审结2265件;受理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案件865件,审结835件;受理非法收购、运输、加工、出售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及其制品罪案件134件,审结133件。
在环境公益诉讼方面,全国法院发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的特殊作用,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2019年,全国法院共受理社会组织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179件,审结58件,同比分别上升175.4%、262.5%。受理检察机关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2309件,审结1895件,同比分别上升32.9%、51.4%。受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49件,审结36件,同比分别上升145%、350%。各级法院完善配套机制,推动设立专项资金账户,引入专家辅助人、专家陪审员制度,确保生态环境及时有效修复。
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全国法院推进环境资源审判专门机构和归口审理机制建设。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共有环境资源专门审判机构1353个,其中环境资源审判庭513个,合议庭749个,人民法庭91个。共有23家高级人民法院实行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二合一”或“三合一”归口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环境资源案件审理的专业性。
最高法此次还发布了2019年度环境资源审判40个典型案例,涵盖了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资源开发利用、气候变化应对和环境治理与服务等五大类型案件。(记者 靳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