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上海文化发展系列蓝皮书(2020)》正式发布
发布时间:2020/05/30 新闻 浏览:593
上海早报网5月28日电(葛俊俊) 5月28日上午,“2020上海文化发展系列蓝皮书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行。会上,《上海文化发展系列蓝皮书(2020)》正式发布。
《上海文化发展系列蓝皮书》是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建设的品牌产品,由文学研究所主编,已经连续出版逾十载,被列为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重要成果之一和上海“两会”的指定选送书目。《上海文化发展系列蓝皮书(2020)》聚焦上海文学、文化、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电影产业、文化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领域,权威发布上海文化发展领域的热点和重点问题,概括、展望上海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新特征。
“从研究本身而言,我们要把历史时时刻刻记录下来,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一些设想,这是我们自身的责任。”上海社科院党委书记于信汇表示,蓝皮书是由第三方完成的综合研究报告,更加客观,更加准确。他建议社科院的研究工作,不要简单的变成书斋里的研究,希望大家能够“走出去”,介入到学术交流中和相关领域的工作实践中去。
《上海文化发展报告(2020)》以“新时代的上海文化发展”为主题,深入理解阐释;《上海公共文化发展报告(2020)》以“率先基本建成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主题,聚焦新时代语境下上海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基本经验、面临挑战、制约因素和发展方向,为推动上海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及时的智力支持;《上海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20)》紧紧围绕“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研究了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特点、新经验、新进展;《上海文学发展报告(2020)》的主题是“‘时代问题’与文学回应”,探讨进入“新时代”的“人民文艺”的新要求和审美特征,“人民文艺”的历史实践和理论对今天的启示等。通过对这些文学问题的讨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所面临的“时代问题”。
《上海电影产业发展报告(2020)》围绕着“工业流程升级背景下的上海电影品牌建构”核心议题,进行策划组稿,全书由总报告和产业热点、年度电影板块、聚焦上海板块、多方视野板块四个内容板块组成。《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20)》指出:长三角非遗资源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主要经历了多源发生、一体化发展与多元转型三个阶段。这种一体化的发展历史形成了当代长三角各地非遗项目在类型分布上的一致性。《上海文化交流发展报告(2020)》以“完善文化交流合作平台 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为主题,瞄准“一带一路”倡议扎实推进和顺利落地有关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为未来上海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建设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上海文化发展系列蓝皮书(2020)亮点综述》指出,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上海迈向卓越全球城市的强大动力。从全球城市发展战略的高度,持之以恒地研究上海文化发展的规律、路径和愿景,敏锐把握上海文化建设的最新趋势和提升关键,正是社科院作为国家高端智库和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职责。
据悉,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编的《上海文化发展报告》是全国范围内率先创办的第一种城市文化发展年度报告,也是从2000年开始至今每年连续撰写和出版、在海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中国城市文化发展蓝皮书。历经近20年的深厚积累,《上海文化发展报告(2020)》(蓝皮书)系列包括七部研究专集,以近150万字的丰富内容,紧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上海的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和新的要求,系统梳理了当前上海文化建设面临的新背景,预测、展望了上海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指出未来上海加快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进一步提升上海文化软实力的主要路径和具体举措,全面分析了上海文化建设的新成果、新机遇和未来愿景,体现了主流导向、专业研究、对策建议的结合,荟萃了一系列具有现实性和前瞻性的研究亮点,成为把握上海文化建设的新颖视角和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