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APP条款说改就改随意"变脸" 监管要"唱黑脸"

新闻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4月13日,梦与梦艺术中心一场充满包容、国际化与年轻活力的“以音会友 碰头会” 热烈上演。活动现场,来自不...

财经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诠释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介绍悠久历史文化积淀、讲述人文风情、展示城市美景与美食,这些极具视...

民生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大“法宝”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

4月22日报道:随着复工复产步伐的加快,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旧改工作也按下了“重启键”。记者近日在闵...

APP条款说改就改随意"变脸" 监管要"唱黑脸"

发布时间:2020/07/16 新闻 浏览:524

原标题:APP条款随意“变脸”监管要“唱黑脸”

  报载,为了市场推广,不少APP利用各类优惠措施和“薅羊毛”规则吸引用户,但消费者掏了钱、办了会员,则面临规则说改就改、优惠说没就没的情况。有律师指出,一些APP打着“创新”、“升级”的幌子,单方面随意更改规则,涉嫌虚假宣传和欺诈消费者。

  宣传的是打卡一年成为其终身VIP,但系统升级后,承诺的终身VIP却被取消;说好了抵扣金可直接抵扣50%的总金额,等实际购物时却发现只能抵扣20%。APP运营者在单方面修改规则时,理由往往都是“创新”、“升级”等。吸引用户时是一套规则,用户“上钩”后就“升级”出另一套规则。在各类购物、娱乐、教育等APP盛行的当下,不少消费者被商家单方面擅改规则搞得团团转。

  诚然,服务条款和交易规则是APP运营者制定的,但这绝不意味着可以“我的地盘我做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恪守社会公德,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经营者和消费者有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一些APP的规则说改就改,运营者显然违反了法律规定的义务,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购买APP会员,实际上和APP运营者之间达成合同关系。根据合同法,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由此可见,如果APP运营者确需调整、修改服务条款,也应征得消费者的同意,不能单方面擅自变更。如果原会员不同意变更,则应按照“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继续按原有条款提供服务。

  要遏制APP条款任意“变脸”,需要监管站出来“唱黑脸”。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对侵害消费者权益的APP运营企业进行约谈,触犯相关法律的依法处罚。比如,根据电子商务法,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修改交易规则未在首页显著位置公开征求意见,未按照规定的时间提前公示修改内容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同时,鉴于同一行为往往侵害众多消费者权益,各级消协组织应积极履行职能,可代表消费者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从而有效降低消费维权成本,扩大消费维权实效。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