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南洋艺术佳作亮相 回溯中新艺术两地渊源

新闻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4月13日,梦与梦艺术中心一场充满包容、国际化与年轻活力的“以音会友 碰头会” 热烈上演。活动现场,来自不...

财经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诠释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介绍悠久历史文化积淀、讲述人文风情、展示城市美景与美食,这些极具视...

民生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大“法宝”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

4月22日报道:随着复工复产步伐的加快,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旧改工作也按下了“重启键”。记者近日在闵...

南洋艺术佳作亮相 回溯中新艺术两地渊源

发布时间:2018/10/15 新闻 浏览:1263

近日,为纪念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建校80周年,“新加坡文化奖得奖校友佳作特展”自10月起在刘海粟美术馆对外开放。本次展览是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和刘海粟美术馆首次合作,参展的13位艺术家均是荣获新加坡文化奖的杰出南洋艺术学院校友。 
1833

蔡名智油画作品《街景》

开幕式现场,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靳文艺表示:“南洋艺术学院的创办人林学大先生和上海美专创始人刘海粟先生,均将美术教育作为陶冶身心,??塑造社会的力量。1941年2月,刘海粟在新加坡举办筹款画展时,也曾受邀到当时南洋美专为师生们??做现代艺术专题演讲。因此,上海和新加坡文化艺术的交流一直源远流长。”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董事会主席刘心玲认为,本次特展??折射出了南洋艺术学院希望通过??艺术表现和艺术创作贡献社会的目标。艺术家们通过作品??探讨当代艺术??和全球??化关系,体现??艺术对于社会甚至人类文明的意义,这也是“南洋美术”的意义所在。

洪亚弟作品《凤凰镇》

  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成立至今80年,其前身是南洋美术专科学校,是新加坡首屈一指的艺术院校。本次展览展出13位被授予新加坡文化奖的南艺校友的作品37件,其中包含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综合材料等门类。新加坡文化奖是一项由当地总统颁发的奖项,象征了新加坡文化界的最高荣誉,旨在对文化艺术作出杰出贡献的艺术工作者们给予嘉奖与肯定。据介绍,新加坡文化奖由时任文化部长—已故新加坡总统王鼎昌先生于1979年发起成立,象征新加坡文化界的最高荣誉,旨在对艺术造诣杰出、富有献身艺术精神,并且在促进本地文化事业上扮演关键角色的艺术工作者给予肯定和表扬。

方谨顺作品《在蓝色方块上的P-V》

此次参展的13位艺术家藉由个人独特的创作精神和艺术才情,在艺术创作之路上积极探索与实践,在创作中反映社会所关注的种种课题,展现了他们的艺术愿景,及对新加坡的艺术风貌和艺术教育所做出的贡献。回到中国上海办展,是因为新加坡近现代艺术的缘起和发展和中国密不可分。通过本次展览回顾南艺和南洋美术的发展历程,便不难发现,中新两地之间的艺术渊源是有迹可循的。

姚照宏作品《荒野中》

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原南洋美术专科学校)的第一任校长林学大,与第一批美术导师张荔英、陈宗瑞、钟泗宾、陈文希等人均出生于中国,并于20世纪初期在上海、杭州、厦门著名的美术院校深造。学校创立之初便同时开办了中西美术课程,这批先驱艺术家兼美术教育者是新加坡艺术史上的奠基人,并成功栽培了新一代的南洋艺术家。中新两地的艺术家都以崇尚人文精神为依归,不断探索艺术创作背后的意义。他们的作品采用了各种媒介,以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在某种程度上记录着新加坡的成长和建国历程,反映了新加坡的多元文化风貌。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