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上线半年使用超12.6亿次,你的“随申码”正在变身“随身服务码”
发布时间:2020/09/04 新闻 浏览:473
东方网记者薛宁薇、刘晓晶9月3日报道:记者从今天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截至当前,“随申码”累计使用次数超12.6亿次,用码人数超3400万人,应用场景覆盖机场铁路、道路卡口、医院药店、企业园区、住宅小区等各类公共场所。
随着应用场景的拓展,上海“随申码”正深度融入市民生活,成为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的市民“随身服务码”。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赵奇介绍,“随申码”自2月17日上线后,实施“绿码、黄码、红码”的三色动态管理,已成为个人健康的参考凭证。同时,通过借鉴互联网产品管理理念,还对“随申码”功能进行了多次迭代更新。如,支持港澳台人士、外籍人士获取“随申码”,上线“随申码”企业版,推出“亲属随申码”,增开看病就医功能等。
在扩大应用场景的同时,上海“随申码”还依托“随申办”APP、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向市民群众提供多渠道服务。针对市民群众在数据准确性方面的异议,特别增开线上申诉渠道,并安排后台服务团队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与反馈。此外,上海“随申码”的线下服务还特别考虑到老年人、未成年人、以及弱势群体等不同群体的多样化特点。如,不强制在所有线下场景使用“随申码”,可按“有码认码、无码认单”的原则予以认可,最大程度照顾各类人群的习惯和需求。
记者获悉,下一步,上海“随申码”将继续在社会治理、城建交通、文旅体育、司法管理、赛事活动、信用权益等领域,分类推进“随申码”应用。在社会治理领域,探索将“随申码”应用到小区管理、治安管理、实有人口管理、人口普查等方面。在交通城建领域,对有条件的停车场试点“随申码”停车付费;试点运用“随申码”升级本市建筑工地实名制登记系统,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实名制管理。在文旅体育领域,在本市更多旅游景点、文化体育场馆、公园、度假区等,推行“随申码”预约、购票、验票、入场。在司法领域,探索在探视、开庭、公证、司法鉴定、调解仲裁等司法活动中的应用。在本市承办的赛事、展会、大型会议活动中,使用“随申码”进行身份识别、资格验证等,提升相关场所的通行效率和大型活动管理能力。在信用权益领域,通过大数据对特定人群进行标签化管理,从而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服务。
同时,上海也将做好“随申码”基础能力提升,加强安全体系建设和信息安全管理。到2020年底,进一步完善“随申码”功能体系,开展各场景的应用试点,总结试点经验,加快复制推广。到2021年底,深度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先进技术,打造信息高度集成的数字化平台,构建面向全社会的开放型应用生态体系,为市民提供互联、泛在、智慧的数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