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上线半年使用超12.6亿次,你的“随申码”正在变身“随身服务码”

新闻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4月13日,梦与梦艺术中心一场充满包容、国际化与年轻活力的“以音会友 碰头会” 热烈上演。活动现场,来自不...

财经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诠释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介绍悠久历史文化积淀、讲述人文风情、展示城市美景与美食,这些极具视...

民生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大“法宝”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

4月22日报道:随着复工复产步伐的加快,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旧改工作也按下了“重启键”。记者近日在闵...

上线半年使用超12.6亿次,你的“随申码”正在变身“随身服务码”

发布时间:2020/09/04 新闻 浏览:473

原标题:上线半年使用超12.6亿次,你的“随申码”正在变身“随身服务码”

东方网记者薛宁薇、刘晓晶9月3日报道:记者从今天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截至当前,“随申码”累计使用次数超12.6亿次,用码人数超3400万人,应用场景覆盖机场铁路、道路卡口、医院药店、企业园区、住宅小区等各类公共场所。

随着应用场景的拓展,上海“随申码”正深度融入市民生活,成为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的市民“随身服务码”。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赵奇介绍,“随申码”自2月17日上线后,实施“绿码、黄码、红码”的三色动态管理,已成为个人健康的参考凭证。同时,通过借鉴互联网产品管理理念,还对“随申码”功能进行了多次迭代更新。如,支持港澳台人士、外籍人士获取“随申码”,上线“随申码”企业版,推出“亲属随申码”,增开看病就医功能等。

在扩大应用场景的同时,上海“随申码”还依托“随申办”APP、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向市民群众提供多渠道服务。针对市民群众在数据准确性方面的异议,特别增开线上申诉渠道,并安排后台服务团队第一时间核实处理与反馈。此外,上海“随申码”的线下服务还特别考虑到老年人、未成年人、以及弱势群体等不同群体的多样化特点。如,不强制在所有线下场景使用“随申码”,可按“有码认码、无码认单”的原则予以认可,最大程度照顾各类人群的习惯和需求。

记者获悉,下一步,上海“随申码”将继续在社会治理、城建交通、文旅体育、司法管理、赛事活动、信用权益等领域,分类推进“随申码”应用。在社会治理领域,探索将“随申码”应用到小区管理、治安管理、实有人口管理、人口普查等方面。在交通城建领域,对有条件的停车场试点“随申码”停车付费;试点运用“随申码”升级本市建筑工地实名制登记系统,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实名制管理。在文旅体育领域,在本市更多旅游景点、文化体育场馆、公园、度假区等,推行“随申码”预约、购票、验票、入场。在司法领域,探索在探视、开庭、公证、司法鉴定、调解仲裁等司法活动中的应用。在本市承办的赛事、展会、大型会议活动中,使用“随申码”进行身份识别、资格验证等,提升相关场所的通行效率和大型活动管理能力。在信用权益领域,通过大数据对特定人群进行标签化管理,从而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服务。

同时,上海也将做好“随申码”基础能力提升,加强安全体系建设和信息安全管理。到2020年底,进一步完善“随申码”功能体系,开展各场景的应用试点,总结试点经验,加快复制推广。到2021年底,深度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先进技术,打造信息高度集成的数字化平台,构建面向全社会的开放型应用生态体系,为市民提供互联、泛在、智慧的数字服务。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