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赋能创新人才培养,华东理工大学举办工业设计产教融合专家论坛
发布时间:2020/12/31 教育 浏览:538
工业设计行业的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如何破解产教融合的老问题与新挑战……为更好地服务“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促进“新文科”与“新工科”的新一轮发展,12月27日,工业设计产教融合专家论坛在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顺利举办。该论坛由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专家工作委员会、《装饰》杂志社、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中心设计战略与原型创新研究所主办,华东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承办,北京光华设计发展基金会、北京光华设计发展基金会柳冠中公益基金支持。
据悉,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王慧锋,校名誉教授、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柳冠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装饰》杂志主编方晓风,来自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装饰》杂志、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溯洄设计等多所高校和企业的专家,以及近百名师生与来宾参加了论坛。论坛由艺术学院院长丁伟主持。
王慧锋说道,在深化新工科、新文科教育改革背景下,本次论坛以融合为主题,紧跟设计学发展前沿,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新设计教育战略,旨在推进社会人文、科技革新和产业转型的交叉融合,希望通过本次论坛深化设计学科的内涵与发展,积极推进新一轮设计学科建设。
论坛上,柳冠中教授以“设计改变未来,‘中国方案’——中国工业设计践行的方向”为题作了主题演讲。他从对引进工业设计的理解视角、路子不全面的问题出发,强调设计必须重新格式化,重新思考工业设计的本质是什么,思考中国的文化竞争力在哪里。柳冠中指出,中国的未来要走社会的产业链,要制定中国的方案。在全世界设计在探讨生态、社会为本、绿色服务的时候,我们也必须拿出新物种、新产业、新的社会,也就是新工科、新文科、新商科、新农科,一定要重新认识这个“新”字。
通过讲述中国的精辟文字艺术、道家的灶王文化、孟母三迁、司马光砸缸等案例,柳冠中向大家印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性。他激励年轻一代人要“回过头来”,重新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站在沉淀了五千年文明的人类文化的肩膀上为中国设计作为,中国的未来必将更好。
方晓风教授就“工业设计产教融合”作了主题演讲。他认为,有两个原因导致了产教不够融合:一是由于条块分割的管理问题,导致出现了“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情况;二是由于社会发展的进化使得分工越来越清晰,从而导致产教分离。“产教融合的前景应该是教育和产业相融共生、相互成就。”方晓风从产业思维、导向、教学师资队伍、教学内容四个方面出发,讲述了站在院校的立场上,该如何从实际出发促进产教融合。一是在教育过程中介入产业思维;二是在建立教育教学体系时明确面向产业的内容;三是对于教学师资队伍人才的建构需更加灵活开放;四是教学内容不应只停留在具体的产品问题,而是要对产业模式进行探讨。
此外,方晓风在设计学科研究范式、可持续的支持设计发展、支撑产业发展的生态系统、价值观层面、设计学科的知识体系建立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分享了其独到的见解。
在圆桌论坛环节,1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工业设计产教融合进行了探讨。与会专家分别介绍了自身所研究的学科与方向,并对设计创新、产教融合背景下工业设计教育与学科的协同发展进行了热烈讨论。清华大学战略与原型创新研究所副所长蒋红斌讲道,工业设计产教融合在教学层面,应该有中国工业设计自己的态度,学校培养的应该是综合性的产业创新人才。因此,工业设计产教融合应该有一个非常鲜明的旗帜,就是以综合设计能力为核心,开创新的产业。“这样培养的人才,才有可能站在现在的产业领域里面去开创未来。”
作为企业代表,小米生态链企业润米科技设计合伙人杨继栋从产业的角度分享了对工业设计的理解。他认为,材料的直接应用可以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需求要往上提升、设计要有创新。“设计需要真正和产业匹配起来,把用户端抓在手里,反过来按照他们的学科和产业分成,这样才能将学科发展立体起来。”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汪军向大家介绍了学院目前的发展状况与未来展望:正在研究设计类课程的授课标准体系;正在通过项目制、工作室制等方式,打通专业和专业之间的隔阂;正在通过与企业签订产学研平台,拓展实践平台;正在持续发力,致力于打造一流学科。
“这是一场大咖云集的论坛,更是一场思想盛宴,希望师生们能够有所收获,在追求设计理想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该校艺术学院党委书记赵菡表示,在各位专家的指导下,艺术学院将不断前行,努力打造具有华东理工大学特色的工业设计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