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打酱油"回来了 淮海路上销售散装酱油和米醋

新闻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4月13日,梦与梦艺术中心一场充满包容、国际化与年轻活力的“以音会友 碰头会” 热烈上演。活动现场,来自不...

财经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诠释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介绍悠久历史文化积淀、讲述人文风情、展示城市美景与美食,这些极具视...

民生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大“法宝”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

4月22日报道:随着复工复产步伐的加快,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旧改工作也按下了“重启键”。记者近日在闵...

"打酱油"回来了 淮海路上销售散装酱油和米醋

发布时间:2021/04/26 新闻 浏览:481

原标题:“打酱油”又回来了 上海淮海路上销售散装酱油和米醋

  “打酱油”又回来了。最近,淮海中路上的上海全国土特产食品商场在经历1个多月的闭门装修后重新营业,除了保留经典的“零拷”酱菜、酱料服务外,新添了“打酱油”服务:称重销售散装酱油和米醋,并且免费提供瓶子。

  为什么要在寸土寸金的淮海路上坚持做“零拷”生意?土特产食品商场副经理陈志豪认为:既要传承传统,也要吸引年轻人,因为“经典的就是时尚的”。称重销售散装酱菜、酱料是商场坚持了85年的老传统。一方面,散装销售能满足个性化需求。在这里,哪怕只买几元钱酱菜、酱料,都会去除包装容器的重量后按价格称好,“吃多少买多少不浪费,这是好传统”。另一方面,散装销售积累的人气让很多传统酱菜、酱料老技艺得以传承。

  戴立贵是土特产食品商场“培丽”牌酱菜、酱料的第三代传人,他以门店颇有名气的各色散装腐乳举例说,这些腐乳用的都是传统手工制作工艺,不添加保鲜剂,每块都是“活”的――从上柜到买回家,腐乳始终在发酵,软硬会有变化。这样,喜欢口感偏硬一点的消费者,买回家直接吃;喜欢软一点的,放上两周,就会有心仪的味道。

  此次恢复“打酱油”,也有吸引年轻人的新盘算。当年轻人好奇地来“打酱油”,提供给他们的却不是只有酱油。新口味酱料是探索成果之一。与装修前相比,商场的酱料柜台多了好几个即食口味。戴立贵说,年轻人生活节奏快,做菜时间比较少,但他们有用酱料拌饭、拌面的习惯。所以,商场利用原有的酱料生产技艺,再基于“年轻人喜欢海鲜”的市场调查结果,推出黄鱼酱、鱿鱼酱等。

  新口味酱料上市不到1个月,已对传统零拷生意产生影响。目前,门店提供的散装酱油、酱料、酱菜品种超过60种,其中酱料占比增加,直接带动销售额:以前,零拷产品的客单价大约30元,现在超过45元。同时,一勺一勺做出来的零拷生意还是“薄利多销”的典范:零拷柜台所有散装酱菜、酱料的年销售额超过1200万元,创淮海路同类商品的坪效之最。“这些数字都让我们意识到,零拷生意能做得更大。”陈志豪说。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