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沪浙苏三地正编制《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涉1+7市

新闻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4月13日,梦与梦艺术中心一场充满包容、国际化与年轻活力的“以音会友 碰头会” 热烈上演。活动现场,来自不...

财经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诠释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介绍悠久历史文化积淀、讲述人文风情、展示城市美景与美食,这些极具视...

民生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大“法宝”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

4月22日报道:随着复工复产步伐的加快,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旧改工作也按下了“重启键”。记者近日在闵...

沪浙苏三地正编制《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涉1+7市

发布时间:2018/11/29 新闻 浏览:869

原标题:沪浙苏三地正编制《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涉1+7市
近日,澎湃新闻从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现场获悉,上海市正连同江苏、浙江两省酝酿出台《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方案初步拟定将覆盖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嘉兴、宁波、舟山、湖州等“1+7”市,陆域面积4.9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6500万人。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管理局总规处处长熊健在年会分论坛表示,该局当前正会同江浙两省规划主管部门以及周边各市相关政府编制《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目前编制工作方案基本稳定,规划拟提出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市政基础设施统筹、绿色网络、蓝网纵横、文化魅力域旅游提升、产业协调发展、合作机制保障与创新等八大系统行动。
熊健还透露,此次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将从实施国家战略的高度,把握住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机遇,从区域层面构建开放协调的空间格局。尤为重要的是要发挥该空间协同规划的引领作用,对区域内各城市总体规划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从而加强在功能、交通、环境、设施方面的衔接,促进区域空间协同和一体化发展。
在2017年国务院正式批复的《上海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中就提及,上海应“从长江三角洲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角度,充分发挥上海中心城市作用,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协作,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上海周边各城市在新一轮面向2035年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也纷纷提出相关区域发展设想,如无锡、苏州强调环太湖地区协同发展,无锡提出“太湖长江发展轴和沿湖生态发展环”,苏州提出“建设环太湖世界级湖区”;南通提出建设上海“北大门”、“北翼门户城市”;嘉兴提出“建设全面对接上海示范区。共谋大湾区,共建大廊道”;宁波也强调“谋划大湾区,强化与上海一体化同城化建设”。
熊健表示,过去几年,上海结合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在推进跨界地区规划协同方面进行了探索。所谓“跨界地区规划协同”主要指城市群层面、都市圈层面以及跨界城镇圈层面。
《上海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已经提出要以城镇圈促进城乡统筹,在主城区以外,共划分了24个城镇圈,其中三个为跨省界城镇圈,分别为:东平-海永-启隆城镇圈(涉及上海、南通)、安亭-花桥-白鹤城镇圈(涉及上海、苏州昆山)、枫泾-新浜-嘉善-新埭城镇圈(涉及上海、嘉兴嘉善)。“这三个跨省界城镇圈可以作为跨界区域规划协同的最小空间单元。”熊健说。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