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八方智库观点联动 威海城市国际化建设有章可循

新闻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4月13日,梦与梦艺术中心一场充满包容、国际化与年轻活力的“以音会友 碰头会” 热烈上演。活动现场,来自不...

财经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诠释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介绍悠久历史文化积淀、讲述人文风情、展示城市美景与美食,这些极具视...

民生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大“法宝”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

4月22日报道:随着复工复产步伐的加快,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旧改工作也按下了“重启键”。记者近日在闵...

八方智库观点联动 威海城市国际化建设有章可循

发布时间:2021/05/31 新闻 浏览:550

一场盛会,重塑威海,更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开放潜力。

五月,威海的千里山海,惠风和畅,海鸟翔集。而当世界的目光频频锁定山东的东方,伴随第一缕阳光,开放的新风亦吹向了这座海滨之城,为威海的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5月29日,第四届威海市市长国际经济咨询委员会年会召开。19位咨委会委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断提升威海城市国际化水平”主题建言献策,助力威海不断开拓对外合作新空间。

 

张海波在致辞中对一直关心威海、支持威海、看好威海,不断为威海发展出谋划策、建言献计的咨委会委员们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表示,在前三届的年会上,各位委员围绕着城市国际化、精致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等主题,与威海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和讨论,近400条真知灼见令人受益匪浅,成为威海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锦囊妙计”。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威海对自己的目标愈发清晰:加快城市国际化建设。而在本届咨委会上,19位委员针对威海如何提升国际化水平提供了高端的建议,我们可以惊喜地发现:威海的国际化城市建设,已然有章可循!

顺势而为:提升国际化水平,是威海的使命

可以说,威海市市长国际经济咨询委员会不仅促成了高层次“智囊团”的思想碰撞,也促进了产学研的跨界交流与协作共赢,已经成为威海迈向高品质国际化城市的“加速器”。

如今,咨委会已然成为为威海提供发展思路的灯塔。

从某种程度上来考究,威海市市长国际经济咨询委员会举办不仅与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的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异曲同工,彰显了威海发力精致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的决心,也发挥了整合了高端新型智库的作用,汇聚世界前沿信息和资源,为威海拓宽、拓深了精致城市发展的道路。

把时间推回去年五月,在第三届咨委会年会上,19位委员围绕“新形势下威海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主题,积极为威海实现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共提出100余条意见建议。

威海市副市长杨丽亦在主持中介绍:一年来,威海各级各部门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时效化”的工作要求,对相关建议进行了梳理分类,共细化分解推进措施82条,明确责任单位23个。其中,2020年已完成32条,2021年可完成5条,需长期推动的有46条。

显然,经过三届的实践,咨委会不断整合高端新型智库,为威海汇聚世界前沿的信息和资源,起到了很好的新型智库和交流平台的作用。

把视线聚焦现在:当下,世界本来就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后疫情时代,谁能应时代的奔流而上,谁就能取得发展的主动权。当“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筑,每个城市都必须加快开放发展的脚步。

威海,正奋力打造山东开放发展的新高地。近年来,威海推动与韩国仁川四港联动取得突破性成果,初步建立了东接日韩,西接欧亚,辐射中西部内陆地区的国际物流大通道,着力打造了连接国内国际循环的重要枢纽。

在此之前,咨委会讨论过国际化城市的机遇和挑战,讨论过精致城市如何创新发展,也讨论过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而今年,在新格局背景下,威海咨委会年会正式提出要寻找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的密码,成为了威海下出的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走向国际之前,威海势必先要更好地了解世界舞台。

近年来,参加咨委会年会的委员都是国内外各行业、各领域的顶尖人才、精英翘楚,一直以来,他们都密切关注着威海的成长,直接或间接地融入了威海的发展。从这一角度来说,威海想要努力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坐标,在深度参与国内国际合作和竞争中实现超越,应该要认真研究吸纳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

聚势而强:八方观点联动,聚焦威海发展

会上,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19位咨委会委员结合自己研究和从事的行业领域,分别从智能制造、医养健康、海洋渔业、贸易投资、城市规划、能源等领域等方面作了主旨发言,助力威海进一步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打造威海竞争新优势。

或许节选本次委员的部分观点,我们会对威海的国际化城市建设道路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惠普公司首席供应链官、年会执行主席安东在主旨演讲中提到了威海可能会在“双循环”战略下遇到的机遇挑战:当每个城市加快实施国际化战略,威海应该做好迎接日益激烈的竞争的准备,并着力吸引高质量的外来资本,对此,威海可考虑与外资企业合作开发可持续性试点项目,在提升企业运营实践中的可持续性的同时广泛开展该领域的国际合作,推动威海的可持续发展建设;

面对劳动力或者人才的短缺,威海应该加强本地人才培养战略的制定,提高劳动力的技术能力和软技能,为其未来的劳动力需求做准备,同时还需持续改善外资企业和本地企业的市场环境;

威海需要继续推动对外开放,进而加速追赶全球其它制造业城市,提升威海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同时,威海当地的中小企业仍然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和资金,来帮助更好地融入全球价值链。

更重要的是,威海需要积极地推动实现“十四五”规划中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目标,通过努力,威海将有机会站在中国推动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最前沿。

同时安东也认为,威海能够充分地利用“双循环”战略中的机遇取得长期成功。威海已经进入了高质量增长的新阶段,而这个新阶段正是建立在强大、紧密结合的国内和国际循环之上。他相信,所有的委员会委员也和他一样,对威海充满信心。

金融研究院院长、如是资本创始合作人、经济学家管清友在发言中提到,在提升国际化角度,威海三个方面有必要认真理一理:旅游会展国际化;经济产业国际化以及人才储备国际化。

以经济产业国际化为例,管清友认为,威海需要重视企业的对外出口、对外贸易、对外品牌的推广,进而提升企业的国际化。而以北洋股份、新北洋等代表的大企业,作为威海的实力象征的标签,更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化水平。上半年,RCEP风起,威海面向东北亚地区开放的优势将会不断凸显,威海的国际名片更应趁此契机向世界推广。

值得注意的是,威海市市长国际经济咨询委员会在今年又增添了一位新成员,勇克集团首席执行官何耀星先生。何耀星在发言中,针对威海的制造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国内大循环是国际大循环的基础和保障。发挥中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将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机会,依托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商品和资源要素,才能打造新的国际合作和竞争优势。

基于此,他建议构建实体与虚拟经济良性内循环,从而为提升威海国际化水平夯实基础。同时,他建议威海将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恢复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同时保持制造业传统优势,通过依靠研发驱动,发展自主品牌,大幅度提升产品附加值。

因势而动:以“精”制动,威海精致破题国际化

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对外开放始终是威海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希望所在。威海走出的步伐越来越急切,而接下来,她该如何更好地迎接世界、融入世界?《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答案:扩大开放,加快城市国际化步伐。

威海市委书记张海波曾表示,建设精致城市,要落实总书记“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结合实施城市国际化战略,以更高的眼界、更宽的视野来谋划。

据威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闫剑波在年会上介绍:进入新发展阶段,威海提出了争当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排头兵的目标,大力推进产业现代化、城市国际化、新型城镇化、发展绿色化、治理现代化,不仅全面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更找准在新发展格局中的方位,实现更新突破、更高质量发展。

 

如今,“精致城市 幸福威海”一句话已经融入威海发展的基因,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威海更需要国际化的思维、国际化的策略和国际化的力量来助力自身的精致发展向更高质量发展。

换句话说,威海如何走出特色的国际化道路,进而在大众范围内留下独特而深刻的印象,亦需要牢牢把握精致这一核心。

“读你,千里海岸线,一幅山水画;懂你,千里海岸线,一条创新链;爱你,千里海岸线,一个创业梦。”走向更大舞台的威海,对于自身城市国际化和开放型经济建设有了更高的追求,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也正不断涌现。

会前,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屠启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幸福威海、精致城市,也包括所说的国际化,这一块实际上都可以有一个很好的互动。

本届年会最后,威海也为下一届年会做了预告。未来。威海希望通过咨委会年会这个平台,与各位委员建立了更加密切的联系。威海期待着,在世界的瞩目下,让这座幸福之城持续走向走在精致的国际化道路上,焕发新的活力,展现新的魅力。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