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上海医改十大创新举措”经验交流会举行
发布时间:2021/07/14 健康 浏览:473
作为全国省级综合医改试点地区,上海医改多年来探索创新、用真切的群众获得感提升城市软实力。昨天,由上海市医改办、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上海市医保局指导,由解放日报联合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开展,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协办的第四届“上海医改十大创新举措”评选颁奖暨经验交流会上,三家获奖单位从一部手机、一种支付到一座“云梯”,讲述上海创新务实的“医改成绩单”。
健康数字化2.0版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在交流会上带来关于医改创新的新畅想,“健康数字化转型1.0版中,通过数字转型医疗先行,将便捷就医作为目标,提高群众的健康和医疗可及性,提高医院和健康机构的效率,切实满足群众对医疗服务和健康生活的需求。”而健康数字化转型2.0版本,则需要建立数字化“四新”平台。
宁光说,建立在新网络基础上的泛在联接、以新设备为基础的全面感知、用新终端促进的智能进化和建立在新大数据平台基础上的数字孪生,融合、延展、创新并应用于医疗和健康,实现健康医学理念和行为组织重构及流程再造,真正实现“医学由疾病向健康,尤其是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转变”。据悉,瑞金医院将朝着这个方向不断推动,率先在上海实现健康数字化转型2.0版。
再造流程提升就诊体验
医保改革进入深水区,以疾病诊断相关分类(DRG)和大数据病种分值付费(DIP)为代表的病种打包支付正在全国全面推进。交流会上,市十医院院长秦环龙介绍,医院以精细化病种成本核算为切入点,合理校正医疗行为、降低患者费用,通过全面推进管理模式、诊疗模式、服务模式、运营模式的转变实现流程再造和技术创新,提升患者疗效和就医体验。
经测算,疫情常态化下,通过病种结构调整,预测医院2021年病种难度(CMI值)可提升16%,总量指数能级提升,患者自费比例下降2%,每指数药耗合计占比下降2.5%,患者就医经济负担减轻,形成病种CMI值与成本管控效用同步提升的良性循环。秦环龙说,改革不断提升医院内涵价值与患者满意度,将为全社会理解医改、关心医改、支持医改、参与医改发挥积极作用。
“健康云天梯”理念先进
从三级医院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改内涵不断注入,外延不断拓展。长宁区天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毕芳芳在交流会上讲述中心连续三年获奖体会。2019年起,中心每年派出3名医务人员到云南绿春、金平当地开展驻点帮扶。在上海家庭医生帮扶下,而今乡卫生院的病房开起来了,中医适宜技术做起来了,医防融合的理念也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慢慢体现。
中心还引入医疗卫生专业的互联网平台——爱加平台,在金平县老集寨乡卫生院先行试点,今年春节启动“健康云天梯”项目,上海家庭医生每月一次为老集寨乡乡医、村医开设培训课程,提供疑难杂症多学科会诊。
255家单位近300项举措
交流会上,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梳理四届十大医改创新举措评选:累计255家医疗卫生相关单位申报近300项举措,充分体现上海医改为群众带来的切实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前瞻了上海医改风向标,“关注民生百姓获得感、注重体制机制改革、依托互联网技术、突出三医联动,上海聚焦建设整合型、智慧化、高品质的卫生健康体系,采取靶向改革措施,推进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赵丹丹表示,当下疫情防控形势依旧严峻,上海将持续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持续全面深化医改,推动“公卫20条”落地见效,提升区域性医疗中心和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提高医院管理科学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推动互联网+医疗创新发展,让市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