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上海模式”输海外、“一网通办”进银行 数字“化”出经济新势能
发布时间:2021/08/19 财经 浏览:533
8月18日,走进位于浦东金桥的上汽集团旗下延锋国际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半个足球场大的汽车门板注塑车间里只有寥寥数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机器臂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工厂大脑”精准高效地指挥着,从这个数字化样板工厂里跑出的“上海模式”正向延锋全球240个基地输出。
延锋的变革是上海经济数字化转型的一个缩影。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近日在经济数字化转型现场推进会上表示,努力把上海打造成为数字应用渗透最充分、数字技术基础最扎实、数字产业集群最丰富、数字要素资源最活跃、数字生态系统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一。
3个30%惹人眼球,数字化助力工厂“逆生长”
制造业工厂,通常由于设备老化,效率逐年下降。可是在延锋,有“3个30%”十分吸睛:生产效率提升30%,单位面积产出增加30%,经济效益提升30%,此外碳排放减少20%。
这是如何做到的呢?记者在延锋内饰金桥工厂了解到,比如原先的门板焊机都是专机,一台机器生产单一产品,通过柔性化升级后,一台设备可以同时满足几十种不同配置需求的门板生产,任意切换,大大提升设备利用率,同时减少了设备投资,提升了场地利用率。
上汽集团旗下延锋国际汽车技术有限公司位于浦东金桥的数字化工厂。(延锋提供)
“数字化转型是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延锋副总经理陆凯说,从15年前投产之时,工厂就开始沿着数字化的逻辑探索、研究、优化。在结合多项数字化系统的应用,以及云技术、大数据的支撑下,如今设备达到60%的互联。
2020年,延锋内饰金桥工厂被授予首批20家“上海市智能工厂”称号。值得一看的是,在延锋的发展道路上,数字化转型不是一个完成时,而是进行时,且不断向外延伸。
陆凯告诉记者,在全球项目开发制造上,延锋通过把中国的成熟数字化制造方案推广到海外工厂,比如捷克数字化仓库、南非仪表板智能制造方案、美国及墨西哥门板智能制造方案等,帮助当地工厂减少设备投资,提升制造效率。
数字化转型给制造业带来的回报也是实实在在的。目前延锋在20个国家拥有240多个基地,全球员工5.5万人,2020年销售收入1105亿元,位列全球百强汽车零部件企业第17位。
653个政务事项可办理,金融业不断“破圈”
去银行除了办理金融业务还能做什么?不少市民发现,在中国建设银行上海的各家网点中,居然可以十分便利地进行户籍办理、档案证明等业务,即使出门忘带原件,也可以“一机搞定”。
比如在银行智慧柜员机上,依次选择“一网通办”“档案证明”“我的证照”,完成身份认证后,市民就能看到自己名下由上海市各委办局颁发的不同领域证照,包括身份证、户口簿以及献血证等,用两步操作轻松完成证照打印。
不仅如此,外地来沪人士,也可以在这台小小的“金融政务一体机”上实现“老家事、上海办”。
中国建设银行上海网点里的金融政务一体机。(建设银行提供)
得益于金融科技的跨界赋能,一个个银行网点,犹如百姓身边的政务大厅,助力打通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最后一公里”。
据悉,在上海,中国建设银行已实现政务服务嵌入网点智慧柜员机,作为中国建设银行的金融科技子公司,建信金科助力建设银行实现了全市19个委办局的653个政务事项,可在全境357个网点的1040台智慧柜员机上办理。
截至目前,建信金科已助力中国建设银行与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30多个城市签订智慧政务合作协议,支持各类百姓办事数量近300万项。 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上海市民去长三角各家建行网点,可以享受到51项便捷的数字化政务服务。
加快创新探索,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上海正围绕经济数字化、生活数字化、治理数字化三大领域深入推进各项工作。
记者从上海市经信委获悉,上海已基本形成“1+1+3+1+1”的顶层设计框架体系,并公布硬核新技术、在线新经济、制造新模式等在内的12项专项行动,强化 “十个新”为具体抓手,“化”出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
这些重点专项亮点频频,比如,硬核新技术方面,聚焦区块链、V2X车路协同、量子通信等,今年将打造100个重点项目;在线新经济方面,今年将重点打造20家有国际影响力的新生代互联网企业,加快培育8家千亿级电商平台,建设20+行业标杆平台。农业新体验方面,通过建设“一图”“一库”“一网”,实现全市农业生产用地面积入网率超79%,6286家生产经营主体入网……
另外,数据新要素方面,上海今年将集聚30家数据创新应用的头部企业,推动IDC等5项增值电信业务试点对外资100%开放。数字新基建方面,加快推进智能算力平台建设。今年将累计建成4.5万个5G室外基站,实现中心城区和郊区重点区域连续覆盖。
上海市委书记、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强指出,谁能占据经济数字化新赛道,谁就能更好掌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经济数字化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处于先导地位,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量,对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必须把握趋势、勇立潮头、引领未来,推动经济数字化转型蹄疾步稳、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