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打破“硬性”边界,普陀这里留住企业靠“软性”服务
发布时间:2022/01/16 新闻 浏览:641
接触近20年,从租赁仓库到总部落户,从180平方米的办公室到建筑面积3600多平方米的整幢大楼。上海上嘉物流有限公司(后简称“上嘉物流”)和普陀区桃浦镇祁连村的“相识、相知、相守”之路,算得上是“软性”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留住、培育优质龙头企业的典型案例。
十年老住户,如何留住还说好?
早在2004年,上嘉物流就和祁连村有了接触。“那时我们的办公场地还不在普陀,祁连村这一带很多物流、仓储集聚,我们也在这里租赁了仓库。”上嘉物流董事长杜庆东回忆说,在接触的过程中,对祁连村的工作人员服务比较满意,2010年将公司也迁移了过来,成为了祁连村的正式“住户”。
这一“住”就是十年。公司的办公场地从180平方米的分隔式小房间,搬到了建筑面积3650平方米的独幢大楼里,纳税额也从最初的几万元,在去年创下了历史新高,达到了9028万元。
而这期间,历经了办公场地不足,办公环境差等多重影响企业运营发展的瓶颈。“可我们最终还是留了下来,因为对这里服务很满意。”杜庆东告诉记者:“硬件条件的改善需要时间和周期,受制于一些客观条件,但软件的支持和服务,在这儿的十年,感受是越来越好的。”
杜庆东回忆,企业在普陀的十年,历经了几任村领导、镇领导、区领导的更迭,服务企业的广度、效度都大大提升了。
他举例说道,企业对办公空间扩容的需求提出来之后,在区里各处看了不少场地,一直没有看到合适心意的。“最后我们看中了一栋办公楼,十分满意,但当时这幢楼不归祁连村管辖,村里就立即帮我们协调。最终通过镇域协调,帮我们拿下了这幢楼。”杜庆东告诉记者,不仅如此,在正式拿下这幢楼之前,要通过几级会议审批,流程较长。“不巧的是,这期间还遇上了镇领导班子换届,原本我们做好了重走一次流程要很久的心理准备,但从村里到镇里,这一次都加快了进度,一个月就帮我们敲定了。”
急企业之所急,灵活服务有效度!
特别急!“公司业务发展快,员工工位不足。”杜庆东回忆说:“最夸张的时候,我们招聘来的新人,来报到了没有工位。”2013年在李子园商务区6号楼办公的上嘉物流,一直在这里住到了去年11月底。这样的窘境近期日益凸显。
记者在桃浦镇了解到,桃浦镇自进入地区转型、桃浦智创城规划建设以来,土地被收储、企业被外迁以来,“镇内经济载体稀缺”“镇内空心化”的形势日益凸显。在祁连村也一样,面对像上嘉物流这样发展迅速的优质企业而言,如何做好服务、做好承接,是重中之重。“上嘉物流主营的就是供应链业务,尤其是在疫情常态化的当下,企业的数字供应链业务需求发展很快,这样的优质企业我们必须留住。”祁连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了解到企业对办公场地扩容增量的迫切需求时,除了加快进度换场地,在企业正式入驻前的装修保障上,村、镇、区三级也协同联动,给企业支出了“灵活服务”的“大招”。
“至少快了三个月。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杜庆东说,入驻大楼前要做统一的装修,如果等到报建、审批这一系列流程走下来再装修,少说也要2个月。“但村里主动帮我们协调,做好流程规范,最终我们三个月就顺利入住了。”
据介绍,日前,企业的新办公大楼工位已扩容了一倍,还增设了会议室、培训教室和员工餐厅。“在普陀,发展的空间和动力依旧很足。”杜庆东表示,日前,公司正在加快舱内自动化升级和新能源车逐步覆盖,布局DNA数字化战略转型业务,争取逐步实现供应链业务配送的环环数字化,做到敏捷反应,敏捷服务,以自身业务支撑普陀城区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