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上海如何打造“公园里的城市”?黄小路委员:为公园制定规范,给绿化赋予功能
发布时间:2022/01/23 新闻 浏览:591
1月22日报道:绿色是人民城市最动人的底色。政协上海市十三届五次会议期间,上海如何建设公园城市成为了委员们热议的焦点。
“城市公园是提升城市品位和功能的基础设施。”上海为何要建设公园城市?在接受东方网记者采访时,上海市政协委员黄小路表示,公园的建设既是民生工程,也是体现上海城市窗口形象和文明典范的重要标志。”
龚正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2年上海将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实施“千园工程”,建设环城生态公园带,新建公园120座,新增森林5万亩、绿地1000公顷。
公园城市的蓝图令人向往,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依旧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目前,上海的中心城区可供公园开发的土地资源其实不多了。”黄小路委员介绍,当下上海正在推动“公园+”与“+公园”的建设,但无论是哪种形式,均需要以公园建设为名进行报建审批。然而,这对于“公园+”’的“+”,也就是包括商业、文化、体育在内的公园的各种附加功能,均受到了当前公园设计标准的一定限制。
黄小路委员提出,人民群众对公园多功能的需求,已经与当下的公园设计规范形成了错位。这不仅制约了“公园+的推进,同时也将影响“+公园”的建设。
在本次会议期间,黄小路等20名委员联名递交《关于支持推进城市“公园+”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的建议》。
“我们要给当下上海的公园制定规范,也要给城市的绿地赋予功能。”黄小路委员向东方网记者介绍道。
何为赋公园以规范?黄小路等委员在提案中表示,上海在公园城市的建设中,应当注重顶层设计,鼓励基层因地制宜探索拓展“公园+”设施建设,尤其可选择在城郊结合部街镇开展试点,在试点基础上修订完善“公园+”标准规范。在政策层面上,加快修订完善公园城市规划建设导则,在规划、建设、管理上拓宽思路,并创新完善本市标准,适当调整建筑物容积率指标。
何为赋绿地以功能?黄小路委员解释,当下,上海建设“家门口的公园”深入人心。一系列诸如口袋公园的设计,为城市公共绿化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助力。这也同样为上海推动“+公园”的建设提供了有效范本
黄小路委员表示,未来,上海可进一步考虑完善城市绿化的应用场景,“我们在制定规范的同时,也可以合理利用和规划城市的绿化资源,赋予他们多样的功能。让老百姓更多的享受到公园所带来的的多元服务。”
上一篇: 精准细致有温度,松江去年累计帮扶5326人实现就业
下一篇: 大上海市中心“留白”了小小的一座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