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零距离关爱、心情手帐……这些中小学教师在线教学有妙招
发布时间:2022/03/29 教育 浏览:452
告别了熟悉的校园和教室,每天和学生在“云端”见面,如何让屏幕那边居家的学生们积极主动、安心学习,沪上中小学教师们化身“千手观音”各展神通,用别出心裁的网课技能吸引孩子们高效学习,同时在课后通过各种渠道关心关爱,让孩子们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老师暖暖的爱。
老师们如何让在线“云课堂”质量不打折?跟着小育一起来看看吧。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实验学校:
生活导师零距离关爱,呵护每位学生
在线教学以来,普陀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实验学校的老师们除了精心备好、上好每一堂在线课,更是进一步扎实推进生活导师全员育人工作,多角度关心、呵护每一个学生。
学校制定了《线上教学期间生活(零距离)导师工作说明》,既明确了线上教学期间生活导师们的工作职责,同时也为生活导师们关心关爱居家学习的每一个学生、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提供了行动指南。学校还组织召开全校生活(零距离)导师视频会议,落实相关工作,得到老师们的积极响应。
生活导师们每周不定时巡视课堂,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情绪状态等,如有异常情况,则第一时间反馈给班主任,并在课后提醒授课教师,以便在接下里的课堂中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关注、关心。
除了学习,每天中午,生活导师们都会通过电话或网络与家中缺乏照料人的学生联系,询问午餐及其他情况,并做好每日联系记录。经过排摸,学校共有5名学生是“双医”家庭背景,他们的父母日以继夜地战斗在抗疫一线,生活导师们对这5名学生给予更多生活、学习、情绪等方面的关注,希望每一声关切的话语、每一刻的在线陪伴都能给学生送去温暖。
之前的线下教学期间,学校已在全员生活导师制的基础上成立了“零距离工坊”,旨在“一对一”更好地关心、帮助特殊学生。转为线上教学后,空间距离并没有阻隔零距离导师们给予学生关爱。导师每周都会与学生或家长联系至少1次,了解学生的心理、亲子关系等情况,及时帮助学生疏导情绪、调整作息、更好适应在线学习,还会与班主任一起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构建更为和谐的亲子关系。
闵行区实验小学:
精细化教研,网课也能“新、活、优、嗨”
闵行区实验小学构建了“四校区年级教研+单校区自主教研+年级小教研”的三级结构,团队的精细化教研为在线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线上教学多元“新”样态
各年级组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认真解读空中课堂优质资源,强化资源利用的四个“必要”,即必要时解释、必要时链接、必要时总结和必要时补充。以此为基础,老师们积极探索线上教学新样态,比如“融合式教学”“切片式教学”“组合式教学”等等。
线上互动“活”起来
体育团队通过教研组分年级组备课活动选择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条件充分发挥体育学科的独特性。如何让体育线上课堂“活”起来,老师们聚焦“互动”不断探索:“点面结合式”互动,学生打开视频作为领操员,喊着口令带领同学完成准备活动;“多点发散式”互动,根据教学内容,老师邀请部分同学切换成大屏进行演示;“教师引领式”互动,老师精心挑选体能训练内容,课前录制好练习视频或课中站在镜头前直接示范。
在线教学资源“优”起来
数学团队每天抽出时间以年级为单位,针对“如何形成2.0版教学资源”展开研讨。在做好升级资源、优化备课等工作的同时,老师们还将优秀的作业素材、学生的典型作业融入学习活动设计,并根据难易程度合理分配时间。老师们精心备课,让每一课都很扎实,力争最大化地达成教学成效。
多元作业“嗨”起来
英语团队基于素养导向、单元视角、兴趣为主的理念,设计了阅读类、演绎类、活动类、跨文化类多元实践作业,通过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做一做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老师录制了一些在线微视频,为学生实践与演练提供策略性指导,有效提高了学生阅读、表达、演绎、综合语用的能力。
虹口区外国语第一小学:
师生共创线上学习抗疫儿歌
线上教学开始后,虹口区外国语第一小学大队辅导员唐佳琪老师一直在考虑:我能为学生、家长和老师做些什么呢?怎样才能缓解焦虑的情绪呢?她与学校大队委成员们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突然灵光一闪,是不是可以通过创作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学生和家长第一时间掌握线上学习的小方法和小窍门呢?儿歌的形式确定了,那内容应该写些什么呢?学生居家学习的注意点比较零散,千头万绪。唐老师先梳理了一下学生居家学习需要做的一些准备,如作息安排、记录课表、文具准备以及课后互动等,还要关注学生居家学习中的身心健康和劳逸结合,如保护视力,放松身心、体育锻炼、家务劳动等,以一种温馨提示的方式一一编入儿歌中。为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唐老师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小学生,脑海中将居家学习的一步步准备步骤和注意事项闪现一遍,再融入儿歌的歌词中,她还组织大队长们集体讨论,最终形成朗朗上口的儿歌:
上师大附属宝山潜溪学校:
“潜”言“潜”语,“导师团”上线啦!
网课重启后,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宝山潜溪学校第一时间制订了线上教学方案,设置丰富多样的课程,尽力满足居家期间学生线上学习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学校的“导师团”也上线了。
同学们在导师的陪伴下积极参与文化学习,并利用课余时间,眺望、闭目、放松眼睛,导师也会督促孩子们清洁手部,定时做眼保健操。体育老师精心设计出《居家锻炼运动指南》,有简单好玩的幼儿瑜伽、动感阳光的青春舞蹈等,同学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练习项目。导师们还准备了暖心小视频,为同学们的在线学习加油打气!
居家学习如何调适心情?导师团携“心情手帐”来支招。不同学段领取不同手帐,同学们可通过“画一画、涂一涂、贴一贴、写一写”的方式记录学习生活和情绪变化。导师们发挥专长为学生排忧解难,并根据孩子绘画的内容,同步在“心情手帐”上互动留言,做好心理疏导。
同学们自制的手帐
对于父母白天上班,线上学习无人监管或白天只能和老人相处的孩子,导师们每天会送上暖心的问候,关注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情况,通过共绘“心情手帐”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及时和学生谈心并与家长沟通。学生们也可在直播间展示自己的“心情手帐”,交流和总结一周学习生活。师生通过共绘手帐,相互陪伴,共同成长。
你身边有受学生追捧的“主播”老师和精彩网课吗?欢迎留言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