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海湾旅游区退役军人用实际行动诠释“退役不褪色”
发布时间:2022/03/31 新闻 浏览:507
“脱下了军装,脱不下军人的担当,若有战,召必回!”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海湾旅游区退役军人们纷纷主动请缨,冲锋在前,坚守基层一线,用实际行动彰显了退役军人的英雄本色。
热心服务 同心战“疫”的“兵”妹妹
叶慧玲、袁英分别是2020年奉贤区最美退役军人和2021年奉贤区最美退役军人。这对“姐妹花”同时也是海湾女子民兵哨所的相继哨长,叶慧玲是哨所现任的第十二任哨长,袁英是哨所的第八任哨长。
叶慧玲2017年从武警部队退役后,来到海湾女子民兵哨所,凭着满腔热血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成为了哨所的哨长,坚守海防一线,继续用青春奉献着国防事业。在此次疫情阻击战中叶慧玲与同样是退役军人的丈夫屈王超这对退役军人“夫妻档”再次携手抗疫,奋战在“战疫”前沿,贡献着自己的战“疫”力量。她说“作为一名抗疫志愿者,就要担起一名志愿者的责任,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更要做到退役不褪色,自觉践行人民解放军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袁英同志是海湾旅游区平安办的党支部委员、副主任,她一身橄榄绿一穿就是20多年,她用她的青春年华书写一名共产党员和一名退役军人的初心和使命。“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退伍军人,她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冲锋在前,成为了千千万万逆行者中的一员。组织民兵和单位的党员积极配合防控办,加入到一线抗疫,在任务最繁重的点位、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每天15000多步就是对防疫工作最真实的诠释。
责任担当 “疫”不容辞的“兵”哥哥
褚春明同志是2021年海湾旅游区“十大最美退役军人”之一,任职经发中心的党支部委员、副主任,他保持着“勇猛果敢,雷厉风行”的军人作风,每次有急难险重任务,都带头冲锋在最前方。持续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担当的精神。
工作中他的责任重大,主要分管安全生产、消防工作、生态环保、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防汛防台等重要工作,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负责疫情防控物资保障,组织带领职工开展企业员工核酸检测、自测,在这个特殊的清明期间联合各执法部门对海湾寝园及周边餐饮行业开展联合检查,保障清明节安全有序。他说“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退役军人,要始终站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时刻牢记“若有战、召必回”的誓言,时刻扛起肩上的责任。
在他守护海湾旅游区安全的同时,更有他家人的支持,他有一对可爱的女儿,大女儿正值“关键时期”就读高三年级,小女儿刚步入小学一年级,她们都希望爸爸能陪伴她们,可她们更希望自己的爸爸是个“英雄”。所以家里所有的重担都交到了他妻子的肩上,他的妻子是塘外小学教师,担任了三个班级的老师,也是区青年骨干教师、一级教师,在这特殊时期又要上网课,又要辅导两个女儿的功课,她说“有了’大家’才能有我们温馨的’小家’”。
冲锋抗“疫”在前的“兵”哥哥
陈少华同志2022年1月转业至海湾旅游区任职武装干事,在部队工作了13年的他很快就适应了转业后的工作,他工作认真、性格爽朗、为人热心、肯干肯做,并且善于交际,没多久就跟各部门沟通畅通无阻,成为了大家喜欢的“兵”哥哥。
虽然他的到来只有仅仅的三个月时间,可是在海湾旅游区防疫工作第一线常常见他“胖胖的”身影。作为一名转业军人,他退役不褪色冲在防疫工作第一线。他带领民兵队伍,起早贪黑,在志愿者队伍、检测人员到来之前,确保点位搭棚,桌椅等布置完毕。他总是冲锋陷阵在前,带领哨所的女民兵们一起搞宣传、做排查、蹲卡点,疫苗接种、核酸监测、防疫管控等。
近期,面对严峻复杂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他一对年幼的儿女变成了“留守儿童”,他的妻子杨坤在华东理工大学做校医,也在防疫工作第一线,负责大学生的核酸采样工作,长期住校,无法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在这样艰苦的情况下,他“狠心”丢下自己的儿女义无反顾的踏上了防控疫情阻击战的战场上,他的办公室成为了他的第二个“家”。长期无法回家的他们只能将家里一对年幼的“留守儿童”留给了年迈的父母来照料,孩子想父母了只能隔着铁门互望。
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作为退役军人,他们招之即来,来之能战,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以满腔热血投入到疫情防控中,为群众筑起了钢铁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