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独居高龄老人、困难群众等特需人群如何保供?上海持续推进四项举措
发布时间:2022/05/16 新闻 浏览:649
5月15日上午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副市长陈通介绍,上海市2500万市民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超过80万人,“纯老家庭”人数达166万人,还有一定数量驻留在商住楼、公寓楼、写字办公楼、宾馆酒店、工地的来沪人员。这些是生活物资保供工作的难点。
陈通说:“我们在保供中遇到不少特殊情况,如,有的老人存在吞咽障碍,只能吃流食;有的血透病人、糖尿病患者、孕产妇等对主副食品有特殊需求;有的青年人没有烧饭条件,习惯于外卖和速食。”
陈通介绍,为做好特需人群基本生活物资保供工作,上海将继续采取以下措施: 一、持续落实特需人群基本生活保障的属地政府责任。前期,通过“扫街”“扫楼”,大力排摸高龄、病残、生活不能自理等人员及沿街商铺、建筑工地、租赁住房、商务楼、类住宅、街面等相关人员,纳入保供体系。对独居老人、病残老人、高龄老人113.1万人,累计发放保供物资765.8万份和大量盒饭。
下一步将持续推进,对不在传统居住管理体系的非小区居民,明确保供责任和联系人,努力做到户籍非户籍、常住非常住、小区非小区人口的保供,一视同仁。同时,发挥社区志愿者、党团员青年服务队、社会救助人员、网格巡查员等力量,对“三老”人群一日一问,帮助解决各类需求。
二、发挥好市、区、街镇三级保供热线作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关注市民生活物资供应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对3月下旬以来市民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的共8.5万件诉求,努力推进解决。下一步,将持续提高问题解决效率。
三、发挥国有企业、电商平台等各类企业的重要作用。依托美团、饿了么、盒马、永辉等“应急特需”专用频道收集、解决紧急求助,从高峰期每天3万多单,下降到目前的每天约150单。指导电商、商超等优先配送重点人群,如孤老、病残、母婴等人群订单,优先配送“米面粮油菜蛋奶和药品”等保供订单,优先配送难点保供区域订单。继续通过中国邮政与上药集团、国药集团合作运营的药品配送“绿色通道”,努力解决市民“配药难”问题。上海百联、光明集团要全力承担起难点区域保供工作。
四、进一步加强“网巡”“地巡”工作机制。加大巡查检查力度,继续查找各街镇在生活物资保障中可能存在的遗漏,加强督查督办,持续做好“沉默的少数”的保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