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80米小弄堂变身“步行实验室” 城市微更新让社区充满人情味

新闻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4月13日,梦与梦艺术中心一场充满包容、国际化与年轻活力的“以音会友 碰头会” 热烈上演。活动现场,来自不...

财经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诠释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介绍悠久历史文化积淀、讲述人文风情、展示城市美景与美食,这些极具视...

民生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大“法宝”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

4月22日报道:随着复工复产步伐的加快,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旧改工作也按下了“重启键”。记者近日在闵...

80米小弄堂变身“步行实验室” 城市微更新让社区充满人情味

发布时间:2019/02/26 新闻 浏览:1508

原标题:80米小弄堂变身“步行实验室” 城市微更新让社区充满人情味
日前,“步行实验室”番禺路222弄顺利完成城市微更新,一条80米长的小弄堂从人车抢道的灰色空间“变身”为充满人情味、行人优先的社区共享空间。
734

图说:改头换面的番禹路222弄

  路边堆满垃圾,路面坑坑洼洼,这条居民的出行通道日渐变得拥挤无序……设计师武欣、曹子劼也是附近社区居民,每次推着婴儿车出行,常常被弄堂内坑坑洼洼的地面、随意停放的非机动车拦断去路。他们发现,弄堂内最大面宽有14米,却被廊架、花坛、停车位打断,连一般行人都很难顺畅、安全地通过,更别说推婴儿车了。
家门口的弄堂如何打造成为“步行友好城市”?如何让周边的孩子安全快乐地成长?附近的居民日常生活需要些什么?武欣、曹子劼重新梳理了老街的问题,提出“步行实验室”概念,以“步行优先”、“儿童友好”两大原则,设计方案取消路缘石和高差,为行人、非机动车和低速机动车提供一个完整的共享表面。

图说:座椅围合成“里弄客厅”

735

图说:“儿童友好”的步行实验带

  日前,这条弄堂顺利完成微更新,记者看到,步行区拆除了原本堆满杂物的花架,利用空场做了一个“儿童友好”的步行实验带:用四种不同的材质拼接,每个区域分别画着跳格子、跳远、赛跑等游戏图案,给行人充满变化和趣味的步行体验;路面5组座椅围合成“里弄客厅”;当司机从“灰色马路”进入“粉色老街”会感到明显的色差,再从番禺路前身“牛桥浜”提取河岸意象,为机动车道涂刷上波浪曲线,这些视觉设计给司机带来慢行心理暗示。

图说:番禺路222弄  是“社区共享街道”专题的实践项目

  据悉,番禺路222弄是2018城事设计节美好新华设计实践的改造点位之一,也是“社区共享街道”专题的实践项目。上海万科从规划、设计及建设角度共同参与该项目,希望与居民共建共享一个整洁开放的公共空间。“步行实验室”设计理念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文明度,提升了周边居民的出行体验和生活品质。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