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2022年上海作品著作权登记量达38.2万件,稳居全国前列
发布时间:2023/03/28 新闻 浏览:443
在国家版权局发布的《国家版权局关于2022年全国著作权登记情况的通报》中,2022年上海作品登记量38.2万件,占全国总量的8.46%,稳居全国前列。
近年来,上海市版权局多措并举,创新机制、完善服务,不断提升作品登记公共服务效能,作品登记数量连年增幅8%以上。作品登记的作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版权服务促进创新发展的效能越来越明显。
自率先在全国实行作品免费登记政策以来,上海作品登记数量持续攀升,年登记量从2012年的7万件上升到2022年的38万余件。上海市版权局把作品登记工作重心向提高质量转移,无论是作品的质量还是申请材料的质量,都坚持高质量原则。
一方面,上海市版权局从源头抓起,落实作品登记申请主体责任意识,引导申请人优先登记有较大转化价值的作品,强化登记作品的价值导向和审美导向。比如围绕用好用活上海红色文化,开展红色文创专题登记。全面梳理全市红色场馆名单,做到跨前一步主动对接,发动多家纪念馆参与“制作红色文创产品版权身份证”专项活动,为“树德里”“初心红”等一系列红色文创产品提供作品登记服务。
另一方面,上海市版权局不断提升登记审核质量,从过程落实,探索建立全流程审核管理体系。通过搭建统一的作品登记网络工作平台和制定统一的工作制度与规则,统筹各环节操作规范和时限要求,明确各流程的职责和权限,提高作品登记审核工作的规范性。
此外,上海市版权局先后在全市21家版权工作站设立作品登记服务窗口,打通作品登记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版权工作站围绕作品登记开展版权进企业、进园区等宣传活动,积极引导以版权为核心资产的企业先行开展登记工作。
“安亭药斑布纹样中很多图案都是传统元素,属于公共文化遗产。我们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这些纹样与时尚元素结合,创作出更有新意的图案。在嘉定版权工作站的指导下,我们把这些新图案都进行了作品登记,这些作品被印染在新产品上走向市场。”上海君韬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作品登记保护了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也让我们更有动力,创作更优秀的作品,开发更丰富的产品。”
通过一体化的作品版权登记保护应用平台,上海积极探索作品登记市、区两级协同推进模式。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版权局)版权管理处处长赵靖表示,“我们将作品登记纳入区营商环境评价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区采取措施激励作品创作,鼓励作品登记,实施优秀作品扶持计划,推动作品的创作与转化。”
专业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在商业运营中经常会遇到需要出示作品登记证书的要求,因此作品登记申请需求非常强烈。面对大量的作品,企业对如何高效准备申请材料有些无从下手。上海市版权局了解后,主动安排工作人员带教,指导企业梳理作品库,规范填写作品说明书等申请材料,有效地降低了登记补正率。而针对“剧本杀”市场存在的侵权现象,上海市版权局与文化管理部门建立联合监管工作机制,鼓励剧本进行作品登记,加强引领以版权保护为核心的行业规范自治。
上海市版权局还在自贸区版权服务中心开设作品登记服务窗口。针对区内申请人急需取得作品登记证书的情形,研究制定作品快速登记管理办法,让确有需求的申请人能够搭上一条“登记快车道”。目前已有6万余件符合条件的自贸区作品享受了快速登记的绿色通道,涉及文化艺术、互联网音频、图片运营、短视频、元宇宙等多个领域,实现登记周期缩短至5个工作日,为这些作品价值转化赢得了时间。包图网负责人表示,传统的版权登记方式手续繁琐且时间较长,而“快速登记”模式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作品登记的效率,是企业版权保护的“及时雨”。
越来越多的著作权人将自己的作品授权专业平台运营,但著作权人和平台往往分属不同的作品登记管辖地,这为平台一揽子申请作品登记带来了极大不便。针对这种情况,上海市版权局以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浦东新区)建设为契机,积极争取国家版权局支持,探索以“著作权行为发生地”原则开展跨地域作品登记,为跨地区版权交易和授权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据悉,在上海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中心展出的外省市优秀艺术家参展作品、浦东图书馆展出的外省市儿童画展作品等,按照“著作权行为发生地”政策,享受在上海办理作品登记的“市民待遇”,有力促进了作品的传播和有效运用,促进浦东新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