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上海PM2.5已连年下降 臭氧污染将是下一个攻坚难点
发布时间:2019/03/28 新闻 浏览:1077
3月27日报道:在今天上午举行的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十一次会议上,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寿子琪作《关于本市2018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并提请人大审议。
报告指出,2018年,国家和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已全面完成。大气方面,上海提前两年完成了《第七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提出的“PM2.5年均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AQI优良率为80%左右”两项目标。水方面,预计可以完成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上海要求。污染减排方面,经初步核定,2018年上海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削减目标预计可以顺利完成。全社会环保投入继续保持在全市生产总值的3%左右。
PM2.5下降明显,臭氧污染上升
空气质量方面,报告指出,上海去年PM2.5(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较2017年下降7.7%,较2013年基准年已下降41.9%,低于长三角41个城市平均水平(44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天数为296天,优良率为81.1%。去年上海重度污染3天,无严重污染日。
推进PM2.5和O3的协同控制,将是上海接下来大气污染治理持续攻坚的重点和难点。报告指出,上海PM2.5年均浓度较2013年大幅下降的同时,臭氧(O3)污染上升态势明显,其作为首要污染物对污染天的贡献已连续两年超过PM2.5,在2018年达到35天。据介绍,PM2.5、O3形成机理复杂,主要受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等前体物排放影响,与工业、交通、城市建设和生活等领域关系密切。
黄浦江苏州河水质改善明显,部分河道仍黑臭
水环境质量方面,报告指出,2018年,上海全市主要河流断面(259个国考和市考断面)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76.7%,较上年上升17.6%。通过多年治理,黄浦江、苏州河等大江大河和绝大部分中小河道水质有了明显改善,但全市水体的优良比例仍较低,特别是中小河道水质波动较大,中心城区部分河道在雨季仍存在局部、间歇性黑臭,主要原因是雨污混接、市政泵站放江、污水处理能力不足、排水系统不够完善等。
生活垃圾等处理压力未缓解
就其它生态环境状况,报告指出,去年上海区域环境噪声有所改善,昼间时段平均等效声级为54.6dB(A),较上年下降1.1dB(A),达到较好水平;夜间时段为48.3dB(A),保持一般水平。道路交通噪声有小幅下降。此外,森林覆盖率达到16.8%以上,生态用地仍显不足。固体废物中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危险废物受处理能力制约,处理压力还未得到根本缓解。近岸海域水质仍呈富营养化状态,长江口生态监控区处于亚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