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上海集成电路产业 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
发布时间:2019/06/13 新闻 浏览:959
原标题: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
当“中国芯”的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重镇的上海正乘势而上,大力优化产业布局,持续提升产业能级,将自身优势向周边投射,在长三角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集成电路高地。
长三角“芯片攻略”日前迈出关键一步,上海华虹集团在江苏无锡打造的研发和制造基地,迎来了首台核心装备——光刻机的进驻。顺利的话,三个月后,这个无锡历史上单体投资额最大的芯片制造基地就将进入试产阶段,进而源源不断地为5G、物联网、智能卡等设备提供关键芯片。巧的是,当天也正是我国5G牌照的发放之日。
天时:将自身发展汇入更广阔空间
对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来说,最近几年可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蜜月期”。一方面,国内市场需求持续释放;另一方面,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给予高度重视,产业生态不断培育完善。如此的“时”与“势”,为上海集成电路产业进一步提升全球影响力打开了机遇窗口。
作为我国集成电路行业龙头企业,华虹集团一直在“中国芯”的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目前,它仍是惟一掌握自主可控芯片主流工艺的全国资企业。近年来,乘着行业东风,华虹集团的产业规模、工艺能力、运营效益均创下历史最好水平。
专利申请累计超1.2万件,工艺水平达到28纳米,未来还将触及14纳米;在效益方面,根据权威分析机构“集成电路洞悉”(IC Insights)发布的研究报告,全球营收超过10亿美元的主流集成电路代工企业中,华虹集团近两年的增速均为世界第一,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
实力的不断积累,将华虹集团带到了发展的临界点。董事长张素心说,规模对于芯片产业意义重大。如果要进一步提升在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版图中的地位,华虹集团就必须走出上海,将自身融入更广阔的空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则为此提供了最佳机会。
地利:从“完美衔接”到“新的集聚”
从登上高铁列车算起,最快只要花一个小时,就可以从上海抵达华虹集团位于无锡新区的基地。便捷的交通网络,正在让长三角越来越“小”。但与距离相比,集成电路产业更看重的是深层次的协同效应。
集成电路是一个需要生态体系支撑的产业。产业链中,华虹集团这样的制造型企业居于核心;其上下游是芯片设计、封装、测试,以及装备、材料等企业一起构成的互为依存的生态圈。作为全国最大集成电路产业基地之一,上海拥有国内最完备的集成电路产业链,这种逻辑才是真正的“赢家密码”。
事实上,华虹无锡基地正是聚焦于物联网芯片制造,这使得沪锡两地的产业链形成了完美衔接。根据华虹集团的定位,未来,它在上海,将以追求芯片极致微小化为目标,努力追赶世界一流工艺;而在无锡,则更强调靠特色工艺提升芯片性能。如此一来,长三角区域内的芯片产业布局,不仅有对接,更有错落。华虹半导体(无锡)副总裁倪立华说,上海与无锡在集成电路方面的协同,不仅是“输出”和“辐射”,更可以携手形成新的“集聚”。基于两地优势,基于新的产业需求,未来,以无锡基地为依托,完全可以汇聚起更多资本、人才、平台等创新资源。
人和:提前攻关,今年底有望进入量产阶段
从2017年项目签约开始,华虹无锡项目就不断挑战着集成电路产业的建厂速度纪录:从项目签约到开工,一共7个月;从打下第一根桩,到完成土建、开始设备搬入,14个月。下一步,预计再过3个月,整条生产线的设备将完成联调;到今年底,就有望进入量产阶段。
对集成电路产业来说,这种只争朝夕的效率和态度,既是为了尽可能提高巨额资本的使用效率,也是要抓住目前我国芯片需求旺盛的机会——某种意义上,能赶在5G牌照发放的同一天实现光刻机进驻,这既是巧合,也算是给长三角合作速度的一份奖励。
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华虹无锡项目的快速推进,一方面得益于政府间的高效协同,事实上,无锡把华虹基地定位为“一号工程”,各部门给予其全方位服务保障。另一方面,华虹集团也是全力出击,拿出了只争朝夕的拼劲。
高效也不只是忘我工作。事实上,当无锡基地的厂房还没开工时,它在一年多后所需的关键工艺技术,上海总部就已安排了大量研发团队提前攻关。等到几个月后设备开始调试,研发成果就可立即应用到生产线上。
上一篇: 上海环保知识大赛启动 摄影大赛同步展开
下一篇: 第十一届民运会上海代表团成立大会在沪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