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小毛头”被疫情“封印”了咋办?在家模拟幼儿园,但别模仿宝宝语言或用叠词
发布时间:2022/04/08 教育 浏览:563
“在家总是哭闹,一个脑袋两个大”,“在家生活习惯也变差了,怎么办”?清明之际,上海全市继续实施封控管理,学龄前的“小毛头”们被疫情“封印”,居家办公的家长“一手抓工作,一手伴成长”,还有托育从业者因家园之间沟通不畅而忧心。
4月4日晚,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学前教育教研员王菁走进上海开放大学“幼有善育,我们在行动”在线课堂,与3.9万线上受众见面,与家长及托育从业人员分享婴幼儿教养环境的创设重点。记者了解到,从上海全面网课开始,“幼有善育,我们在行动”在线课堂坚持“周周见”,多位专家在直播课上现身说法,每次在线学习者均在4万左右。
家长们关心,疫情之下,居家期间,幼儿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改变了怎么办?在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张明红看来,托育机构应为幼儿家庭提供专业指导,帮助家长将托育机构的养育课程融入家庭生活。比如,家长需要为孩子做一些物品方面的准备,即使在家里也要像幼儿园一样:毛巾单独放,茶杯单独做好记号,孩子的口罩也有固定的放置处,“让孩子保持像幼儿园那样的良好习惯,才能让孩子保持好自己洗脸、自己喝水等的秩序感。”
如何养育一个具有安全感、自主性的孩子?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童连认为,和孩子一起生活、游戏,在用心陪伴的过程中,了解孩子的特点、需求、喜好,才能培养出安全感,并能自主探索。“放手让孩子多尝试,自己穿衣、吃饭;家长要耐心地等待,不怕弄脏,也不代替包办。”同时,不仅提供玩具、绘本,创造温馨的物理环境,也要给予孩子眼神的对视和非语言性的抚慰,如抚摸、亲吻、轻拍等。
有人说,爸妈是孩子最大的玩具。王菁老师告诉选课家长,“对于孩子来讲,成人给他最好的礼物是爱、陪伴以及充分的游戏。”值得注意的是,游戏不局限于娱乐活动,吃饭、穿衣等劳动过程对孩子而言,也是感知新鲜事物的游戏过程;同样,玩具也不局限于商场中购买的玩具,即便是剥一根香蕉,孩子也会像玩具一样感知抓握的过程和剥皮的乐趣。
“在游戏中,成人首先要扮演陪伴者,试探性地接近他,尊重和接纳他们的情绪情感,多安抚,少训斥,充满耐心和细心;”王菁说,“其次,成人还要扮演好帮助者,给孩子独立思考和完成任务的时间,以平等的身份和大人的语气询问他是否需要帮助,尽量不要模仿宝宝的语言或使用叠词,在帮助的同时给予语言的辅助描述,就能起到教育的作用。”
听课中,金山区一位家长说:“今天老师用案例的方式分析得很细致,从孩子对颜色、形状等不同材料的思考,到对轻重感的把握,再到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思维发展差异,以及孩子安全卫生隐患的排除等,对于我们新手家长来说,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也有家长表示,劳动是孩子最好的游戏,而且可以增进彼此的感情,正好趁居家学习的时间多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