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沪苏浙皖将建立区域养老工作协作机制 异地养老无忧
发布时间:2018/06/02 财经 浏览:1156
原标题:沪苏浙皖将建立健全区域养老工作协作协商机制,强化相互认证“政策通关”让长三角异地养老无忧
70岁的杨阿婆最近将上海的房子出租,和老伴一起住进了位于浙江桐乡的亲和源养老住区。“房租费正好交给养老机构,没有经济负担。”如今,像杨阿婆这样的异地养老模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所接受,到苏浙皖过晚年生活成了上海老人的养老新趋势。
上海老人的养老新需求,源于长三角地域、人文等相连带来的便利。长三角区域之间交通便捷,上海至苏浙皖许多城市,乘车两三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就能到达。与大城市相比,苏浙皖一些城市依山傍水,生态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成为老人向往的养老地。另外,许多上海老人的祖籍就在苏浙皖,选择在此养老也可投靠亲属,回归大家庭,满足情感归属。
近几年,为了满足养老新需求,政府和一些养老企业在长三角布局推动建设养老社区等养老机构,一些养老机构在长三角地区实现经营管理一体化。着眼于中端养老的上海银康老年公寓在浙江嘉兴建立分公司,还将服务模式、标准和人员等带到当地,而爱照护、友康、亲和源等公司都在长三角地区甚至全国各地建设养老机构或提供养老服务。
越来越多的资源打通,助推长三角异地养老。上海医疗部门将优质资源引入苏浙皖等养老机构,平安不动产在浙江桐乡打造养老养生综合体“合悦·江南”,与上海瑞金医院签约,引入优质的医疗资源,目前建立门诊部,后期瑞金医疗中心将直接落户。它也成为华东地区唯一一个有三甲医院入驻的养老社区。
据了解,长三角异地养老,仍有一些问题困扰老人。比如沪苏浙皖各地对老年人身体评估标准不同,补贴标准也不一样;另外,三省一市医保卡不通用,老人日常用药还需来回跑。沪苏浙皖民政部门全面实施战略合作后,将建立健全区域养老工作协作协商机制,通过项目化方式,解决长三角地区异地养老的具体问题。
接下来,进一步的“政策通关”将让异地养老更加无忧。三省一市民政部门将强化相互认证,探索养老服务机构设施、服务和管理标准,老年照护需求评估标准、评估结果和养老护理员从业资格的互认互通也提上日程。此外,还将研究建立养老服务补贴异地结算机制,同时共建“敬老卡联盟”,方便老年人共享优待和服务资源。上海推出的“养老顾问”咨询服务也将推进到长三角地区,构建区域内养老信息咨询、信息发布及行业服务管理平台,实现养老信息互通。
沪苏浙皖还将推动养老服务信息互通、信用体系互认,保障老人权益。如研究建立长三角区域共认的护理员资质评价制度,建立养老诚信系统和失信登记制度,对列入失信名单的企业和个人,实行信息互通互联,对违反有关规定的养老服务机构实施区域内行业准入限制等。三省一市将联动公共政策、衔接发展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共享人力资源,将包括养老在内的民政事业融入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