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黄浦区实现历史建筑扫码阅读全覆盖:扫码可听音频
发布时间:2018/11/09 财经 浏览:931
原标题:老弄堂的故事“扫一扫”就知道
在黄浦区一些老弄堂门口,出现了刻着二维码的金属牌。即使市民游客对这些弄堂并不了解,扫码就能“阅读”它的前世今生。昨天,记者从黄浦区旅游局了解到,包括这些老弄堂在内,黄浦区已实现了区域内历史建筑扫码全覆盖。
小弄堂原来“大有来头”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人民广场附近的新昌路。这条小马路看起来“貌不惊人”,沿街的弄堂房子倒是很气派,灰色屋顶、红色砖墙,有两三层高,弄口的门头还是雕花的。
懋德里门口,一名头发花白的老伯告诉记者:“这弄堂有近一百年历史了。”不过,弄堂里的房子具体是什么时候建造的,门口的马路又有什么来头,这名姓杨的老伯却说不清楚:“这比我出生的时间还要早了。”
记者注意到,懋德里弄堂门口有一块嵌在墙上木框里的金属牌子,上面有一个二维码,还用中英双语标注了“欢迎关注阅读建筑微信平台,了解那些藏在上海历史中的真实故事。”
记者用微信扫了扫二维码,手机上跳出一页关于懋德里的介绍:“懋德里建于1924年,砖木两层结构,一共有11幢。”此外,还介绍了新昌路的历史渊源——原来,这条马路竟然1899年就有了,那可是清朝光绪年间。
在杨老伯的陪同下,记者在懋德里转悠了一圈,发现它与隔壁的新昌路87弄祥康里相通。祥康里的房屋外观和懋德里差不多。记者扫了一下弄堂墙上的二维码,从介绍内容中发现,它和懋德里是同年建造的,难怪它俩看起来像“双胞胎”。
这一带,能够扫码阅读的居民住宅,不止这些弄堂房子。离开新昌路,向东走到黄河路凤阳路路口,一幢外形特殊的七层大楼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楼名叫长江公寓,样子是弧形的,门口的木框里也有一块刻着二维码的金属板。扫码后,长江公寓的历史渊源、内部设计、老照片和名人故事全都出现在记者手机上。它的原名叫卡尔登公寓,是一幢英式住宅,建于1934年。作家张爱玲和她的姑姑张茂渊曾住在公寓301房间。
公寓1楼住户李女士说:“大家都知道张爱玲在静安区常德公寓住过,知道张爱玲在这里住过的人倒是不多。”
扫码后还可听音频导览
扫码“阅读”老弄堂、老住宅,看起来很方便,是谁的创举呢?记者获悉,这些资料都是南京东路街道通过联系保存资料的相关部门、走访老居民记录口述故事,收集整理出来的。他们把社区里最有代表性的十处老弄堂、老住宅的文字介绍、图片资料分门别类,放在街道官微“阅读建筑”频道中,又在这十个地方的门口设置了刻有二维码的铭牌,供游客扫码阅读。
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很多市民游客对黄浦区老弄堂颇有兴趣,却又因为各种原因无从了解。我们就想了这个办法,希望给大家带来方便。”
黄浦区旅游局透露,该区可以扫码阅读的建筑,不止这些老弄堂。不久前,黄浦区已在全区204处优秀历史建筑铭牌上都贴了二维码,市民扫码后不仅可以浏览老建筑故事,还可以听音频导览。
区旅游局一名负责人说:“这些老建筑大多集中在外滩、南京东路、淮海中路和瑞金二路等四个街道,与这四个街道相关的信息都是街道整理的,其余部分则是区房地局牵头做的。”除了扫码,关注黄浦区旅游局官微“黄浦最上海”,也可以搜索到所有老建筑的介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