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上海城乡低保标准调整提高到每人每月1160元 增幅为8.41%
发布时间:2019/04/16 财经 浏览:1038
4月15日报道:4月初,上海又一次调整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多项社会救助标准。市民政局局长朱勤皓在2019民生访谈现场介绍,每年4月份,上海都会调整“低保”等社会救助标准。今年已是第二十三次了。“就低保标准来说,从去年每人每月1070元提高到1160元,增幅为8.41%。”他说。
2003年以来,在救助标准不断调整提高的前提下,全市的困难群众总数却在逐年下降。2018年初基本生活救助对象为19.51万人,今年初降至18.95万人,降幅2.87%。
“十三五”以来,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为7.1%,低保标准年均增幅为8.8%。朱勤皓说,到明年“十三五”期末,一定能实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幅高于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这个目标,我们要坚决做到“应保尽保”,坚决实现“一个不少,一户不落”。
附:2019年4月上海社会救助标准调整情况
城乡低保标准:从1070元提高到1160元,增加90元,增幅8.41%。同时,对低保家庭中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的救助标准提高到低保标准的1.3倍,为每人每月1510元。
特殊救济对象补助标准:1、重残无业人员、司法老残等3类对象,按照低保标准的1.3倍调整,从1400元提高到1510元,增加110元;2、散居归侨、因公致残知青等7类对象,按照低保标准的增幅8.41%同步增长,增长幅度在150元至370元之间。
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按照低保标准的1.3倍调整,达到1510元,增加110元。
低收入困难家庭申请专项救助收入标准:家庭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2320元。
申请救助家庭中就业人员收入豁免标准保持不变:豁免标准为每人每月87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