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充实贫困户"钱袋子" 上海举办2019年对口帮扶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
发布时间:2019/10/18 财经 浏览:781
现场制作新疆馕
据《劳动报》报道,2019年上海对口帮扶地区特色商品展销会昨天在光大会展中心西馆举行,展销活动为期四天。来自上海对口帮扶地区的云南、新疆喀什、西藏日喀则、青海果洛、贵州遵义、重庆万州、湖北宜昌夷陵,以及对口合作的辽宁大连等8省(区、市)的21个市(地、州)带来了当地数千种名特优农产品。
这里的猕猴桃“特别甜”
下午两点,市民郑女士已是“满载而归”,双手拎满了刚买的特色商品。“家里老人喜欢吃核桃,过来看看尝尝都觉得不错,已经买了三种核桃了,这个云南山地核桃最好吃,还买了些香肠和蜜枣。”
展销活动中,上海对口帮扶地区带来的云南迪庆尼西土鸡、新疆喀什泽普骏枣、湖北夷陵蜜橘、新疆喀什巴旦木、西藏日喀则青稞、青海果洛牦牛肉、贵州遵义黔北麻羊、重庆万州柠檬等特色产品摆满了摊位桌面,名特优农产品总计多达数千种。
现场,来自云南石屏县的红阳猕猴桃吸引了不少人驻足品尝,尝过的观众纷纷表示“特别甜”。“我们的猕猴桃是获得农科院认可的,在今年的全国猕猴桃品鉴会上获得了金奖,从近200家企业中挑出来的冠军。”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次来参加展销会,就是为了打通上海市场。
相关人士透露,此次展销会展出的品种,很多都已经对标上海市民口味和上海标准,因此才会让市民感觉到对口帮扶地区的农产品有了很大变化,也越来越受上海市民欢迎。此前举办的对口地区“百县百品”评选活动,按照“改造生产链、畅通消费链、提升价值链”的思路,遴选对口地区100种左右品质优良、供应稳定、带贫完善的区域品牌产品进入上海大市场。
上海“买手”助提产业链
对口帮扶地区的农特产品要在上海消费市场上取得优势,必须配合“海派”的策划、设计和营销。早在3年前,上海的职业买手、经销商们出手了,比如把中药三七做成2克的小包装,方便消费者放在口袋里早晚一包;把石斛、茶叶配上小清新的包装和文案,价格与销量都涨了不少。品控、物流仓储、研发新品、包装设计、拓宽销售渠道,这些都是职业买手们的专长,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尊重并发挥市场的作用,是“消费扶贫”的一大特点。
当然,纯靠市场的力量也不够,在流通和营销环节之外,上海援外干部们“深耕”当地,了解乡村和田头的真实情况,把上海帮扶资金用到刀口上,真正帮助到建档立卡户。同时,在保证农特产品能让建档立卡户受益的基础上,帮他们塑造品牌,打出口碑,提高质量。比如,有的援外干部去当主播,架起机器去建档立卡户的田里直播采摘,给贫困地区带去了前所未有的大订单,也倒逼着贫困农户和小合作社从“单打独斗”走向规模化、标准化。
推动特色商品进社区
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认为,对口帮扶既要充实贫困户的“钱袋子”,又要丰富上海市民的“菜篮子”,实现“上海所需,对口地区所能”的精准对接。除商品展销外,本次活动还推动对口帮扶地区特色商品进社区、进企业、进单位、进市场,形成产销对接的精准扶贫长效机制。
长期以来,上海一直在探索如何把广大对口地区优质特色产品引入上海市场,并从生产、流通、到进沪销售全方位帮助提升标准,以适应市场经济竞争。近年来,上海对口帮扶中西部7省市20个地州98个贫困县,已成功助推58个贫困县脱贫摘帽。2017年、2018年,上海连续两年在国家考核中位列第一档。在脱贫攻坚关键时期,上海大力深化消费扶贫模式,发挥大流通大市场优势,建立长效的农特产品产销对接机制,形成产业良性循环,切实帮助贫困群众精准脱贫,助力对口帮扶地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进入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