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ial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助力在线新经济:支付宝扎根浦东12年,这些技术从上海走向全球

新闻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以音会友 碰头会” 跨越国界,共启青春梦想之旅!

4月13日,梦与梦艺术中心一场充满包容、国际化与年轻活力的“以音会友 碰头会” 热烈上演。活动现场,来自不...

财经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好样的 吴兴”成网络热词 吴兴新青年城市火出圈

  诠释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介绍悠久历史文化积淀、讲述人文风情、展示城市美景与美食,这些极具视...

民生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大“法宝” 让6476户居民告别“厨卫共用”,闵行江川路街道有四...

4月22日报道:随着复工复产步伐的加快,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旧改工作也按下了“重启键”。记者近日在闵...

助力在线新经济:支付宝扎根浦东12年,这些技术从上海走向全球

发布时间:2020/05/03 财经 浏览:709

从2008年“藏身”在小区民房里的办公室,到2019年搬入南泉路的S空间,支付宝――这家从金融支付平台转型而来的数字生活开放平台,已在浦东扎根发展了12年。

12年来,网上缴费、扫码付、网上办事等一项项技术在浦东诞生,并逐步推广复制至全国乃至全球。扎根浦东发展的十余年间,支付宝不仅见证了浦东的发展,也成就了自身的进阶。

支付宝商户业务负责人马荣华至今仍记得,2008年8月22日,自己从中山公园站二号口出站,来到了凯欣豪园。这是一处民宅,也是支付宝在上海的第一个办事处。出于礼貌,8点半就早早到公司报到的马荣华按下门铃,开门的是穿着大裤衩,睡眼惺忪的未来同事。原来,从杭州来出差的同事没有订到宾馆,就住在了办公室里。“那一瞬间,我以为遇到了骗子公司,拔腿就想跑。”在招聘主管的反复劝说下,将信将疑的他走进了这个三室两厅的民房里,一呆就是大半年。“吃饭就是外卖,那时候没有饿了么,攒了一抽屉的各种外卖小广告。电话订餐,老板送上门,吃完饭,桌子一擦,又变成了办公桌。”

短短半年后,支付宝就迎来了第一次大变化。2008年底,搬入了位于民生路的浦东证大五道口,支付宝算是正式在上海安了家。彼时,整个3层楼的办公室,加上马荣华,共11人。为了解决“人才荒”,五道口的第一批员工是用大巴从杭州“拉”来的。“公司内部自愿报名,以技术、研发为主,被我们戏称为支援上海计划。”马荣华说,从那时起,他们就意识到,公司要扎根浦东了。

扫码付从浦东到全球

“毫不夸张的说,现在全国标配的学费网上缴就是从浦东走出来的。”马荣华说,时任校园业务负责人的他,第一次将网上支付的触角伸到了高校中。2011年,财大、同济、交大,上海师大率先实现网上支付学费。随后,支付宝主动联合银行,率先和同济大学建立了线上缴费合作,所收款项通过银行进行清算,解决了学校财务对账等问题,大大提升了学校财务的工作效率,学校尝试到了网上缴费带来的便捷性和高效性,逐步放开缴费科目,得到了众多高校的认可。如今,全国8万多所中小学、高校都可用支付宝交学杂费。

如果说高校将学费搬上网还是PC时代,那么条码付就是手机时代的开启。马荣华回忆,2010年可谓“O2O元年”,支付宝上海技术团队率先提出了要做线下条码支付,也就是现在付款码的前身。从2017年开始,支付宝加投入力度服务线下中小微商家,推出了收钱码产品,针对部分小微商家担心的安全问题,支付宝推出了“你敢扫,我敢赔”服务。“浦东又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收钱码推出之初,得到了浦东区商委的大力支持,让浦东数十个大型菜市场成为第一批扫码付菜场。浦东的这次尝试又先人一步。”马荣华说。

如今,付款二维码已经贴遍了大街小巷,这几乎成为一种工作方式的革新。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以路边小店为核心的线下“码商”销售额同比增长67%,增速是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的8倍,“码商”首次追上“网商”,成为拉动内需的新动力。网商银行数据显示,9成小店店主成为“码商”后,生意变好,消费频次提升3成,销售额提高2.5%,百元商品销售额提升能达5%。

今年4月,马荣华又参与到了上海购物节项目中。企业消费券是55购物节的亮点之一。和其他地方不同,上海采取了鼓励企业自行发券、激活消费的模式。新世界城通过支付宝,向周边潜在用户、新客发放消费券。首次尝试线上精准发券+线下消费的新模式。马荣华坦言,向商业体开放精准营销能力是一个新课题。看似简单的“发券“动作,其实是个技术活。通过算法及到店客流,可随时调整发券的人群范围、在36小时内实现与商业体结算系统的对接、确保真实消费者领取……这些都离不开算法、风控等众多技术支持,是企业发放支付宝数字消费券在上海的一次成功实践。“通过数字新基建,帮助上海本地大型商业体通过数字化运营方式进一步降低获客成本,是提升本地服务业数字化能力的重要一步。”

数字化能力从浦东到长三角

浦东在中国的自贸区战略中发挥了领头雁的作用,累计有10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向全国复制推广。浦东已然成为新科技的试验场。在民生服务领域,浦东和阿里已经在“无人区”探索中,逐步摸索出了一套“科技研发―区域试点―全国推开”的“浦东模式”。

其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就是长三角地铁互联互通。2019年12月10日,长三角地铁实现9城互通,覆盖2000多公里轨道交通,占全国历程的三分之一。使用上海地铁“METRO大都会”APP不仅可以乘坐上海地铁,还能在杭州、宁波、南京、徐州、无锡、宁波等9个长三角城市及青岛、厦门,全国共11个城市刷码过闸。

跨城出行的最大难点在于异地票务结算。随着支付宝区块链技术的大范围应用,城市之间的地铁票务结算也随着“滴”的一声实时完成。“区块链记载了所有的跨城交易且不可篡改,因此每个城市地铁公司都能从‘链’上获取对应乘车的区段、价格,实现自动秒级结算。”支付宝技术专家魏尚介绍,这是区块链技术在地铁领域的首次应用,也为日后更大规模城市地铁二维码的互联互通奠定了安全高效的技术基础。

“长三角地铁互联互通,是支付宝发挥数字技术优势,助力数字长三角建设的重要成果。”蚂蚁金服董事长兼CEO井贤栋表示,以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正成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动能,成为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