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双喜临门!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方向班开...
3月6日下午,由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与博音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首个听力康复产业学院——博音听力康复产业学院首届听力康复方向班开班仪式在成都举行,校企双方代表及行业专家共同参与。 据了解,四...
财经
-
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开馆暨 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
2021年5月1日下午3:00,由上海振兴江西促进会、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广东省当代陶瓷美术馆主办的“养真——景德镇著名国瓷艺术家瓷艺精品(上海)邀请展”在上海蓝波湾陶瓷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15日...
民生
-
上海顾村大居建设基本恢复节奏,年内还有40余幅保...
上海百余项重大工程陆续复工,民生工程进展如何?4月9日,记者走访宝山区顾村大居拓展区新顾城BSPO-0104单元0401-04地块看到,两百余名建筑工人正在作业,施工现场基本恢复正常建设节奏。15栋15层高层住宅已出现...
浦东:新基建亮了,带动今年投资增长超10%
发布时间:2020/05/16 财经 浏览:581
图源:视觉中国
新基建、交通设施、产业发展等全面开花,今年浦东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将持续升温,全年投资增长10%以上。昨天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透露,浦东新区正发挥着全市经济压舱石的作用,毫不松懈全力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赢。
全面复工复产
聚焦新基建,激发新动力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浦东新区部分重点指标逆势上扬,实到外资21.6亿美元,同比增长36.6%;吸引内资项目3948个,增长6.1%;新增内资注册资本1176亿元,增长1.8倍;工业投资97.5亿元,增长26.8%。
“我们多措并举,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为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创造有利条件。”据浦东新区常务副区长董依雯介绍,全区通过加大财力扶持、打通产业链全链条等,有力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市复业。
在“雪中送炭”、加快政策落实上,浦东全面推进落实支持服务企业“18条”政策举措,确保“房租补贴、应急技改、科技型小微企业贷款贴息、科技创新券、人工智能应用、‘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小微双创政策申报”等即时落地。为近万家企业给予财政资金支持;协调各金融机构为新区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和受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落实贷款。
与此同时,通过长三角联动机制,全力确保交通物流运输畅通,协调解决重点企业涉及苏浙两地的供应商、物流企业复工复产,快速推进51家产业链企业复工复产。聚焦新基建,制定5G基站建设实施方案,在“中国芯”“创新药”等六大硬核产业中形成多项垂直行业典型示范应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
董依雯表示,目前,浦东新区工业、主副食品、商贸服务、外资外贸等多领域均已全面开业复工。旅游领域,“五一”假期全区开放的19家景区接待总人数74.2万人次,在全市占比26%。从5月8日开始,20家A级景区以及迪士尼乐园、海昌海洋公园等重要景区已陆续恢复开放,做到“限量、预约、错峰、有序”。
下一波重头戏
在线新经济、释放消费力
据董依雯介绍,在常态化推进疫情防控的同时,浦东新区全面复工复产复市,加快恢复经济社会运行秩序。
在推动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方面,浦东已开展多次集中签约活动,在汽车、医疗器械、智能制造、资产管理等领域,累计落地近4000个项目、投资总额超过3100亿元。
为持续推进投资上强度、上速度、上效益,今年浦东新区新基建、交通设施、产业发展、文体项目等全社会固定资产年度投资超过2300亿元,全年投资增长10%以上。
浦东新区将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六大“硬核产业”,规划布局20个具有产业特色和功能优势的品牌园区。目前,正在加快推进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人工智能岛、机器人谷、金融数据港、智能制造服务园等建设,着力提高产业空间承载力和经济密度。
“在线新经济”也将成为一大发展重头戏。利用人工智能、5G、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优势和制度创新环境,浦东在无人工厂、在线文娱、在线医疗、生鲜电商、无接触配送等领域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一季度在线新经济领军企业均实现成倍增长。
此外,针对释放消费力,浦东全力响应上海“五五购物节”,在品牌消费、新兴消费、汽车消费、美食消费、家装消费、夜间消费、文旅消费7个领域,推出160余项营销活动,日日有活动、周周有亮点,优化市民消费体验。